扶贫“帽子工程”不应沦为闹剧
2012-03-27

  扶贫“帽子工程”不应沦为闹剧

2012-03-27                来源: 西部网—华山论见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公布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名单中,曾经因为资源优势,以及扶贫开发等系列政策给力,而上升到“现象”的陕西省府谷县,以及以“平果铝”享誉中外的广西平果县都被“除名”了。
  
  事实上,早在2008年,府谷县已经进入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排名前三位,2009年跃居全省第一,而平果县也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并连续6年居广西县级首位。若以本次陕西调出的6个县为例,就有5个县位列2010年度该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
  
  据了解,1986年,我国正式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首次划出273个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个名单扩大为592个。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发布,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目,但总数没变,并将“贫困县”的提法改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不难看出,我国的扶贫开发政策从宏观上逐步扭转“扶强不扶弱”,不但是方向明确的,更是有迹可循的。此次府谷、平果等“百强”、“十强”们被陆续摘掉了那顶名不副实,并被很多中、西部县市趋之若鹜的“贫困帽”,当是较为明显的佐证之一。
  
  然而,戴上“穷帽子”不愿主动摘,不管是“贫困县”还是“重点县”,没有动态退出机制,以及“把钱给了大户,而扶贫贴息给了大企业”,尤其是“富了扶贫办”、“村委会(居委会)穿了很多马甲”等屡屡负面,却在微观层面,或称政策落实过程中,显示出相关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但变了样、走了板,“扶强不扶弱”不但习以为常,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
  
  由于各部委对贫困地区、贫困县都有政策倾斜和非专项的转移支付,加上一些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项目支持,以及减免税会从贫困县先行先试,一些行业政策优惠也会优先考虑贫困地区,来自国家贫困县的考生会受到降分录取、减免学费优待的等等等,湖南省新邵县发生的发布广告庆祝入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炫穷”背后的利益诱惑可见一般!
  
  其中,“戴帽”县可以“抓住机会多上项目”,不但成为了这场“帽子大战”的核心,也成为了“扶强不扶弱”极速疯狂的关键,不但使贫困县“是个落后的帽子,不要当做一个荣誉,迟早是要摘的”的理性荡然无存,甚至将“贫困帽”当成了过度挥霍资源、透支未来,乃至违法乱纪的挡箭牌。
  
  因此,若想从根本上杜绝“扶强不扶弱”,以及“富了扶贫办”等不良现象的频繁发生,我们必须拿出公开、公正、透明的决心和勇气,将这一利国惠民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置于阳光之下,才不会使“帽子工程”彻底沦为闹剧,乃至变成丑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