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互助传递的不仅仅是温情
2012-03-23

  道德互助传递的不仅仅是温情

  2012-03-23           来源: 荆楚网

  卖仙人掌等盆栽的小贩王彦恒游走在北京街头。每到午饭时,他常特意赶到四环外的小摊,吃6元一碗的面条,可他在捡到700多元钱的钱包后,推起板车,步行10里路还给了北京大学的失主。首先被感动的是失主,她把经过发到网上,众多北大学子“投桃报李”,特意买大叔的盆栽。这起“引发大感动的小事件”被网友不断转发。王彦恒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仙人掌大叔”,他与北大学子的“道德互动”,在网上正激起层层涟漪,将人间温情传递地越来越广。(新华网3月22日)
  
  三月里的温暖越来越多,不是因为季节的到来,阳光的明媚,而是因为一件件温暖人心的爱心事件,照亮了人心最柔软、最美好的角落。
  
  三月里,“雷锋”多,今年更是不是一般地多。从一个个“鲜血雷锋”、“热情服务雷锋”、“见义勇为雷锋”、“无私奉献雷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虽然,更多的“雷锋”所做的事情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一些平凡而又平常的小事,可就是这些他们常年坚持并付出无限心血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温暖与爱。从他们这些道德模范的身上,使社会大众不断恢复对人性的信心,体验到了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更为可贵的是,道德模范的爱心与施与并不是“单相思”,公众对他们的行动并不是漠视的,而是积极的呼应,让“好人”、让“雷锋”不能因为做好事而吃亏,而是尽其所能的给予帮助,让好人有好报。
  
  一个卖仙人掌等盆栽的小贩一天能卖多少钱,而且生活拮据,家里还有2个上学的孩子,妻子在家务农,700无钱对于他来说绝不是个小数目。可是王王彦恒却说“其实这个事啊,没有多大个事。我捡起来就得还给人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什么是道德的力量?为什么要 “学雷锋”?在有些时候,一些住豪宒,座华车或者在办公室的白领与国家的工作人员可能都没有一个贩夫走卒领会的深,那就是自觉地遵守道德的准则,别无杂念!
  
  80、90后的年轻人一直备受争议,被指责缺少爱心,缺乏社会责任,可从北大学生张妙妙的举动我们看到一种责任,一种对爱的积极响应。她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北大学生一起对老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温暖了做善事的老人,也温暖了大众,使人们重拾对诚信与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的肯定与认同。
  
  有人说“雷锋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这种道德高度是普通人能够企及、能够遵守与做到的。这起温暖人心的“道德互助”传递给民众的不仅仅是温情,更是一种学“雷锋精神”的道德氛围,通过“两代人”的道德行动,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道德和谐的美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