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吃“剩饭”地方该自责
2012-03-23

  校车吃“剩饭”地方该自责

2012-03-23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据媒体记者在河南汝州采访获知,汝州的拼装车市场翻新旧车,部分组装车流入农村成为校车。记者看到两辆与之前报废的校车外形相似的白色依维柯小客车,卖家承认是改装车,还称“这车很好用,开着没问题,以前经常有学校、幼儿园来买,拉十几个孩子没问题”。
  
  在教育财政投入20年来一直未能实现占GDP 4%目标的背景下,不少地方教育资源匮乏,校舍、仪器器材等基础办学设施严重不足。其中,校车问题亦不能根本解决,或以次充好,或像上述消息中披露的这样,将报废车翻新、改装,或超载运输等,来敷衍社会,应付孩子和家长们,也就屡见不鲜。所谓“好用”、“没问题”,不过是遮羞之语。
  
  其实,校车问题不过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诸种问题之一。校车的使用,一是缘于十几年来疯狂的“撤点并校”造成的家校间距增大;二是缘于一些特殊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难以就近建造校舍,周边村寨的孩子们上下学必须用机动车辆作代步工具。
  
  既然校车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千方百计确保校车坚固耐用不超载,即便发生事故,也能够将危害降至最低,起码不该严重威胁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不论是《校车安全条例》的出台,还是财政资金的加大投入,校车安全问题已经上升至立法层面,不遗余力地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也是社会的共识。可是,共识要变成现实,不仅需要制度护航,更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有效落实。
  
  而在目前的现实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难以筹资购置标准校车,甚至连达到客车的起码标准都不行。许多地方政府对于校车安全的重视,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既不投入资金购置校车,又疏于监管。因此,报废车变成校车,并非偶然,实为地方政府不作为的必然。
  
  学校不得不使用淘汰车、翻新车,无异于吃强势行业吃剩的“剩饭”。并且,这种“剩饭”也不是无偿的,要付费。难道,这就是我们“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尊师重教”、“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诸多口号主导下的现实吗?这无异于打了我们一再鼓吹的高速度、高增长率光环笼罩的经济社会发展一记响亮的耳光。有人应该为此自责。
  
  校车沦落到吃“剩饭”的地步,只说明教育欠账太多。所幸,教育投入占GDP 4%的目标将在2012年落实。但这个任务很重很艰巨,方方面面要完善、补充的太多。我们只有转变意识,切实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同时加大社会监督及政府主办与督办力度,争取2012年有新突破、大进展,能够实现“翻身”而不是“翻新”,让教育也能真正吃到喷香的“新鲜饭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