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说起学雷锋
2012-03-06

  从环保说起学雷锋

  2012年03月06日         来源:千龙网 作者:杜少中

  年初的时候出于一个环保工作者的习惯,我转发了博友@乳源木莲的微博:新年环保守诺,1、不用纸的名信片写贺卡。2、不购买第二辆汽车。3、每天节约300升水。4、每年种两棵以上的树。5、每年参加一次以上环保公益活动。关注了另一条:1、不燃放烟花爆竹;2、不乱吃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4、不用一次性的筷子、杯子;5、多户外锻炼身体,减少对电暖气和空调使用;6、减少开车的时间和次数,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者步行。这些事从形式上看特像当年学雷锋做好事,由此我发了评论:不错。不要小看每个人的努力,环保活动是越大越不嫌大,即使小乘上人口也就不少了。很多也回了赞成的贴,可有一个博友说:“搞环保如果搞成学雷锋的话,你们就干脆回家吧哈”。这话确实挺气人的,而且有一定代表性,我当时就回敬了他:“有人说环保公益是小事。那好,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大,谁发动战争的时候你先去给作个环评吧”。不错,环保是关乎人类生存以发展的大主题,但它又何尝不是亿万人从我做起汇积而成的大主题。
  
  说起雷锋精神,让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牵牵记住的就是“螺丝钉”、“艰苦朴素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是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小学雷锋也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的,那时候人们觉得这样做很光荣。现在还有人质疑雷锋日记到底是谁写的,和时下网上的打假事件联系起来,不断有人问“真相”。雷锋事迹当然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总结,雷锋精神更是以雷锋事迹为基本原型一种合乎逻辑的提升。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跟哪个文艺作品是谁写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些天我在回应“雷锋日记 究竟是谁代笔的”和“不管是谁代笔,都没什么价值,骗骗三岁小孩还差不多”的发问时写了这样的微博:“唉,雷锋被忘得太久了,以至于一些人辨别好歹的能力总到不了三岁。不管是自学成才还是科班下架,愤青带给网络的消极是多了点儿。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喜欢不喜欢,雷锋精神培育了几代人,小伙子,嘴下留德吧。”
  
  时代变了,雷锋精神不该丢,可这并不是说,要去模仿雷锋当年做过哪些具体事,比如雷锋捡粪,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没有条件去捡粪,但这不等于我们无事可做了。要按雷锋精神,过滤我们的已经富裕起来的现实生活。从环保的角度看,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更好的促进节约社会资源、用好个人财富,大力减少污染排放,为环境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保护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有强制性的规定动作,也要有导向性的政策措施,还应该有倡导性的公益活动。推动环境保护和弘扬雷锋精神是完全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开展“为了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环保公益活动,它首先要求自己要参与、要坚持,其次要影响他人,动员更多的人去做。在公众中传播环保理念,介绍机动车污染防治知识,切实减少机动车污染。公众参与环保和学习雷锋精神一样,不能是一阵风,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效果才会更好。(杜少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