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疏忽与智慧的善举
2012-02-17

  善意的疏忽与智慧的善举

  2012年02月17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的“华约”(清华大学领头的自主招生联盟)自主招生作文题材料:“富兰克林看到一名女同事摔倒,不去搀扶而是在柱子后面躲起来,他解释说免得让摔倒者尴尬。”名人轶事再次把“搀扶摔倒路人”这个敏感问题提起,意味深长。依我看,此题的立意并不停留在“该不该扶”这样一个较低的层面,其高妙之处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善意与表现善举。
  
  在生活面前,有些科学家是木讷的,而富兰克林却是睿智的。摔倒的女同事在他的预期中,一定不会有伤亡危险,无关见死不救的道义责任。如果让普通人遇见,一般是抢上前去搀扶一把,问询一声。富兰克林的不同之处,是基于对摔倒情势无危的基本判断,然后把对人的友爱与关怀,上升到有关尊严的尊重与保护。对人至爱无痕,至善无形,这或许是富兰克林“躲起来”背后的境界。在它面前,对处于伤亡危险境地的摔倒路人该不该扶,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普通人包括我们自己,“智慧的善举”也散见于平凡生活之中。在公园和街巷碰到忘情的恋人相拥相吻,如果不期而遇,就视而不见;在群体或某些公共活动中,当有人相互私语时,我们很自然地避开;碰到邻里夫妻吵架,根据局势情形,或者退避三舍,或者择机适当介入调解;在饭局上发现同事和朋友嘴角或显眼处不经意沾上饭菜,轻轻递上纸巾,悄悄地提醒。还有,同事或家人之间,自己得理让人,宽容对方过错;暗处帮人,明处抬人。攻人之恶不厉,教人以善不苛。
  
  别让人尴尬,别使人为难,给人面子,与人方便,只有智慧而又善良的人才会像“及时雨”一样,恰到好处地调理我们的生活,平和适度地滋润别人的心田。说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也不为过。
  
  电视剧《王贵与安娜》中有一个情节,我至今记得:还是王贵暗恋安娜的时候,我有一天,在上班的楼道上,急匆匆赶路的安娜,浅色长裤上印出了大片血迹,她自己浑然不知。王贵发现了,就悄悄跟在安娜的左侧,尽力挡住别人的视线,虽然遭到她误解,但他仍然“护送”安娜走进了办公室,然后让女同事提醒安娜。除却爱情的自我成分,王贵的“跟上去”,与富兰克林的“躲起来”,同样折射出人文之雅、人性之美。
  
  湖南一语文高级教师在点评富兰克林“躲起来”时说得好:我们面对有困难的人怎样表达我们的善,这是一个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有难的人也有尊严,施救的人是否考虑过对弱者的尊重?我们的“爱心”是否也会成为一种伤害?这确实值得某些高调行善的有钱人、带着大队人马慰问受难者的领导和大肆宣传的媒体思考。(文/易国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