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检测实名制恐是一种跃进
2012-02-14

  艾滋检测实名制恐是一种跃进

  2012年02月14日          来源:青年报

  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近日表态赞同“艾滋病检测采用实名制”以及关系人“强制告知”制度,连日来引发舆论巨大争议。广西、湖南两省都将拟法实施“艾滋病检测实名制”,而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近期并不会改变艾滋病匿名检测的做法。(《广州日报》2月13日)
  
  艾滋病实名检测,支持者说将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反对者则担心隐私的泄漏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中国艾滋病检测面临着知情和隐私的艰难选择。
  
  理论上能成立的事情在现实中未必可以软着陆。如果艾滋病检测不采取实名制,有可能同一个人用不同名字参加多次艾滋病检测,造成艾滋病疫情整体统计数据不准确,相关部门无法正确对疫情的整体形势进行研判和把握。匿名检测还可能导致疾控部门无法对病毒携带者跟踪治疗。但这些匿名检测的负面效应并不是一“实名”就可以消弭于无形的。
  
  我们要保护患者的隐私,也要保护更多的健康人;艾滋病防控需要患者的自愿配合,但也要将传染的危险度降到最低。“检测实名制”如何才能在现实中软着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重要基础。一是在病例管理中严格遵守隐私保护和非歧视原则。然而,近几年,多地都曝出感染者隐私被医务人员擅自外泄给亲属及工作单位,感染者背负极大精神压力,甚至背井离乡。一些感染者甚至被要求退学或被拒绝入职等,在个人信息经常“一泄千里”的今天,隐私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无疑是“艾滋病检测实名制”的最大障碍;二是要改善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生存环境,而当前社会上对感染者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检测者往往不愿现身。
  
  在艾滋病检测实名制争议面前,广东疾控中心坚持匿名检测,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由于担心隐私暴露,参与艾滋病初筛检测的人数将大幅减少。”这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实名检测的隐忧:艾滋病患者人数的减少,对于卫生疾控部门而言,这将是一项巨大的成绩。至于患者人数的减少是防控得力还是被“实名”吓退的,在“成绩”面前,这些细节似乎不再重要。
  
  “实名制”当然并非洪水猛兽,但是在推行实名制的时候,一定得观照现实环境。如果仅仅是从理论上剖析,而无视现实的掣肘,那么实名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事实上,类似问题并非只局限在艾滋病实名制的检测上,我们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时候,常常忽视现实障碍,只是从理论上放大它的可行性,结果一旦操作起来可行性便大打折扣。
  
  “艾滋病实名检测”自然有它理论上的优势,而“艾滋病匿名检测”更是立足现实障碍。到底该实名还是匿名,每一方都可以找到足够的理由去驳斥另一方,可是这种争论分明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争来争去还是一道无解的难题。与其凭空争论,倒不如在二者的交集中寻找更好的突破口。
  
  从上网实名到火车票实名制、从菜刀实名制到避孕药实名制,近来“实名制”被开发得颇为热闹,但就具体问题而言,并非所有的实名制都是民心所向,也并非所有实名制都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火车票实名制可以有效地防范黄牛党,但是“艾滋病检测实名制”恐怕就是一种跃进。(陈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