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不该成孩子安全噩梦
2012-01-30

  自动扶梯不该成孩子安全噩梦

  2012年01月30日           来源:北京晨报

  这些“万一”当然不会经常发生,但一旦发生就可能是百分百的伤害,因而,我们既要做防“一万”的事,也要做防“万一”的事。
  
  乘自动扶梯时,总是不自觉地看着电梯与天花板之间的那个死角,心生一种畏惧感,同时下意识地避让。然而,这种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不能成为所有人的潜意识,对于不少孩子来说这种意识更是空白。
  
  因而在现实中,即使有警示牌,即使有人劝告,还是有一些人会不自觉地把头或手伸出扶梯之外,乘扶梯时接打电话或做别的事情而把安全意识挤到一边。极少数的孩子则会把这种扶梯当成一种玩乐的场所,享受趴在扶梯上俯视所带来的点滴新奇。危险就这样潜在着,其中的绝大多数能够在受惊之际紧急避让,但总是有个别的不幸者难逃一劫。昨天北京西单新一代商场的一名8岁男孩就是这个令人痛惜的不幸者。
  
  面对这个花季小男孩的不幸罹难,为人父母者多在叹惜流泪,更别说孩子母亲哭成泪人,悔不当初顾了自己卖衣服而让孩子独自跑去玩耍。事故发生后,有的认为商场应当把警示牌做得很大,有的认为商场应当有工作人员在电梯附近巡视,有的建议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有的提醒乘坐扶梯注意“十不要”。说得都对,然而却都只能避“一万”,不能避“万一”。
  
  在社会生活中,很多时候恰恰就是这种“万一”在起作用。跟随经商父母的孩子可以绝大部分时间在父母照看之下,却不能保证所有时间都在父母身边;警示牌再大,也会有个别人“一不留神”;工作人员巡视,也不能保证所有时间发现和提醒所有人;绝大部分儿童都有大人陪同坐自动扶梯,却会有极少数儿童独自乘坐;“十不要”绝大多数人记得住,但总会有极个别人记不住甚至不知道。这些“万一”当然不会经常发生,但一旦发生就可能是百分百的伤害,因而,我们既要做防“一万”的事,也要做防“万一”的事。
  
  防止这个“万一”的事,就是当各种小概率都碰巧在一起发生之后,至少不要让生命有重大危险,尽最大可能地让生命少受到重大伤害。对应在这种自动扶梯上,就是在设计上至少要留足安全空隙。西单新一代商场与其他商场的电梯,差别就在于它的扶梯与天花板之间的空隙过小,当“万一”发生之后,脑袋就会迅速被夹进其中受强力挤压,再也没有回旋余地。如果这个空隙够大,小男孩或许能够从容避过危险,悲剧将不会上演。
  
  在各种安全事故中,把最坏结果考虑之后再行设计,人们或许才可以说无后顾之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