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困顿中迎曙光
2012-01-20

  中国公益困顿中迎曙光

  2012年01月20日        来源:中国慈善家

  他们胸怀天下,却又不辞小善,以本身积累的公信力,在新的平台上赢得了振臂一高呼而应者无数的影响力。这些行走于微博江湖的侠客们,让我们看到了公益事业中新的可能性。
  
  微博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微博汇集了名人、能人、怪人、普通人。这使得如今微博的意义,已经远远不限于一种普通的社交工具,而是一个汇集了芸芸众生相的微观江湖。而能够把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汇集到一起的,依旧是爱和善的凝聚,即公益的力量。
  
  微博上除了闲来无事的每日碎碎念,也从来不缺乏对社会民生的深度思考,以及各种求助、热心转发、奔走呼号。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现实世界中遭遇瓶颈的公益事业,在微博江湖上反而风生水起。微博公益,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微博公益的成功与失败,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面对公共问题不党、不争、不崇尚英雄主义,以微博作为社会改良的武器,用影响力推进公民行动。
  
  而这群“微博侠”,由于胸怀共同的理想与使命,已俨然成为一个小圈子。他们彼此相熟,进行的项目还多有交叉呼应。而微博的出现,则让他们多了一件强大的武器--尽管方式各有不同。
  
  于建嵘、薛蛮子将平素敢言的风格沿袭到微博中来,以一己言论推动社会事件的进程;邓飞、梁树新则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发挥其“无冕之王”的作用,深入实地,亲身考察。对于微博,他们都感受到了其强大的影响力,在这里,更能实现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行侠仗义的愿望:振臂一高呼,应者无数,甚至主流传统媒体反而成了他们的追随者。
  
  第一批微博公益项目的良好社会反响展示了网络公民社会建设完善,“围观改变中国”的巨大可能。然而,任何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与成长必然伴随着矛盾与冲突,微博公益也是如此。
  
  随着热心网友的参与,声势浩大的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活动也引发了巨大争议。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分析道,让拐来的儿童上街乞讨,这样做的风险收益比是极差的,绝大多数乞讨儿童并不是被拐卖来的。张宝艳从事打拐五年来解救了将近200名流浪乞讨儿童,但这里面没有一个是被拐卖来的。
  
  微博打拐的发起人于建嵘、薛蛮子以及张宝艳、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世渠等人与壹基金方面曾在宋庄召开一次会议,商讨建立壹基金打拐专项基金。之前的打拐经验证明,打拐与解救乞讨儿童是两回事,他们开始转向儿童保护方向,最终却未能成型。
  
  而坚持做直观可见的具体项目的免费午餐项目却非常顺利,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现实中运营完善的线下公益项目。梁树新与邓飞利用他们所积累的经验与资源,完成了一个管理成本几乎为零的团队建设与流程设置,让捐赠人捐出的每一笔钱都化为孩子们手中看得见的午餐,在微博上得到回馈与精神报偿。
  
  微博发起的公益项目有夭折,也有延续,但它们都为社会爱心提供了一个出口,切实帮助了弱势群体。简单、具体、直观,是其成功的要素,反之,如果微博公益项目在发展中弱化了这几点,或者没有完成线下的团队建设,结果就会变得不可预期,难以持续。
  
  无论如何,行走微博江湖的公益侠客们,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