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PM2.5只是顺应民意第一步
2011-12-29

  公布PM2.5只是顺应民意第一步

  2011-12-29              来源:红网

  仅仅在2个月前,听说过“超细灰尘”PM2.5这个专业名词的人,还只限于环境工程、公共卫生等学科的专业人群中,而现在,它们显然已经是流行用语了。虽然PM2.5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但PM2.5监测数据却迟迟难以公布,作为官方的环保部门也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避而不谈PM2.5。然而,昨天,南京市环保局官方代表却首次召集媒体高调谈论“PM2.5”,并表态:南京最迟明年6月发布PM2.5数据。(12月28日《扬子晚报》)
  
  近来,要求公布PM2.5数据的呼声日盛,这主要源于人们对健康的担忧。钟南山称PM2.5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肺泡,重创肺健康;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则表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不是颗粒物本身,而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二恶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表态发布PM2.5数据的时间表,并且发布过去四年对PM2.5数据监测情况,无疑是顺应了民意。事实上,这也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一方面,准确的PM2.5数据能引导公众绿色出行的意识,帮助市民养成少开车,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习惯;另一方面,公布PM2.5数据也能督促政府部门竭尽所能,去改善空气质量,还市民更多的蓝天。
  
  就此而言,公布PM2.5数据还只是顺应民意的第一步,公众关注PM2.5数据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想改善我们身处的这个环境。南京市环保部门已然迈出了公布PM2.5数据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环境质量,还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思维,切实淘汰落后产能,让环境治理永无后患,还公众一片清澈的蓝天。
  
  在这一方面,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7日的讲话无疑值得借鉴。据《广州日报》12月28日报道,汪洋在出席广东省环保工作会议时4次提到PM2.5问题,要求珠三角率先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还要求环保部门要带头做“恶人”。此言发人深省,环保部门肩负重责,就不能做“老好人”,在地方政府纷纷迈出公布PM2.5数据的同时,是否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