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止跌官员示范作用最重要
2011-12-09

  道德止跌官员示范作用最重要

  2011年12月09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万俊人做《社会转型期的道德问题、成因分析和解决对策》报告时表示,在公共示范性上,官员群体比道德模范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道德楷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效果已不如官员等社会公共管理群体。”万俊人说,从现实来看,普通民众把目光多关注在包括官员在内的公共管理群体上,欲改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滑坡现状,尤其要重视领导阶层的道德建设。
  
  万俊人分析,中国社会正在呈现“加速拐弯式”的社会转型,在物质文明提升的同时,道德文明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正面临巨大挑战,道德现实呈现“两极分化、中间混沌”的状况:大善与大恶在两个极端出现,还存在是非观念不明、善恶界限不分、道德意识不清、道德言行暧昧的“中间地带”。
  
  万俊人总结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体现在十个方面:道德理想信念淡化;基本善恶是非观念模糊、倒错;社会诚信和人际诚信沉降;拜权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世俗享乐主义和娱乐主义盛行;官德不振导致公共道德示范力量严重蜕化;家庭伦理解构;职业道德严重沉降;个体品德修养缺失;社会风俗礼仪快速伤化,出现“道德文化生态危机”。这些道德问题在最近发生的各种公共事件中均有所体现。
  
  在分析道德滑坡成因时,万俊人说,社会转型之初对法制、文化、思想、道德上的准备不足,对于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体系建构的重视不够、判断不清、定位不准,加之社会加速转型过程过于急速、跨越较大、转变过于复杂,文化道德的过渡世俗化、商业化和娱乐化及整个社会过强的“现代性”心态和“西化”崇拜,社会法制秩序建设和行政管理的相对滞后,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方式的失误等诸多原因造成道德水准持续下滑。
  
  “无论是现状分析还是改善行动,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完成。”万俊人建议,解决中国道德问题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外,还要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道德教化方式和道德教育环节严重脱节、相互隔离的问题,此外还要尽可能消除社会上过度流行的商业化、娱乐化、低俗化庸俗文化的负面作用,树立和强化正确向善、文雅求美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导向。
  
  此外,他建议道德建设要严谨甄别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入,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并规范新闻传媒的公共信息传播,还要与法律结合,使道德教化有健全的“法制实地”支撑,让法制治理有良好的“道德环境”滋养,“另外要采取有效持久得力的社会化措施,培养并弘扬高雅文明的生活方式。”万俊人如是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