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道德撑腰”期待成为时尚
2011-10-26

  “为道德撑腰”期待成为时尚

  2011年10月26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思辉

  近日,一位北大副校长发微博,“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一被网友誉为“撑腰体”的表态,火爆网络。
  
  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校长撑腰体”可谓切合了当下之需。时下,因搀扶老人被讹的事件,特别是女童被碾而路人漠视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道德大讨论、大反思之中。这种“为道德撑腰”的表态,有如此惊人的传播效率,从一个侧面折射着人们对社会美德的呼唤和渴求。事实上,社会个体有践行道德与良知的责任,也应该有“不因践行道德与良知而蒙受损失”的保障。只有在平等的社会杠杆下,个体的义举才能形成整体的善风。
  
  一些专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认为“撑腰体”实际上是“扶德体”,蕴含着“扶起道德”的意味。我们是要“扶起摔倒的道德”,以抚平我们因小悦悦事件而产生的心灵颤栗。可是我们该如何去搀扶呢?是借助国家立法还是公民觉悟,抑或是其他的什么办法?在笔者看来,立法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依靠量化的立法来规范不可量化的道德,还需慎重;依靠公民自觉来重塑全民对道德的崇尚,虽然可行但无疑收效缓慢。依靠社会力量“为道德撑腰”不失为第三条路径,而且影响和效果也很明显。在这样的路径下,道德有了社会力量的靠山,个体没有了行善的后顾之忧,自然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公共层面的很多事情,往往需要社会力量来撑腰。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依靠社会的自净遏制道德的滑坡,不失为“扶起摔倒的道德”的有效途径。很显然,社会舆论对这种“为道德撑腰”的模式十分感兴趣。北大的“撑腰体”一出,人大版、地大版、武大版等多个版本的“撑腰体”也迅速出现,并掀起一股网友造句风潮。这些网民的创作,正是一种对道德救赎的草根表达。
  
  令人欣慰的是,类似的表达不单停留在网友的调侃上,而大有成为全民版本的趋势。成都一家公司就贴出了通告,鼓励员工在老人跌倒后主动去扶,并承诺“扶出问题”由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合肥一些律师表示愿意组团为扶人者提供免费法律支持;一家网站发出倡议,希望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加入到“扶一把”的联盟中来。很多企业表示愿意加入这一联盟。“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知道,这个社会并非那么冷漠”。
  
  我们不妨为“撑腰体”叫好,呼吁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到类似活动中来,构筑一道强大的社会道德后盾,以保证人们“对道德与良知的坚守”,没有“粮草不济”的后顾之忧。期待着这种“为道德撑腰”的做法成为一种时尚,期待着搀扶弱者成为无须多虑的公民自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