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见危不救入法为时尚早
2011-10-19

  专家称见危不救入法为时尚早

   2011年10月19日     来源:法制晚报

  今天,已经是佛山市南海区两岁女孩小悦悦被碾轧的第7天。
  
  目前,小悦悦仍未脱离生命危险。不少好心人和单位、组织已经为小悦悦捐款用以治疗。
  
  由于捐款很多,在当地好心人及媒体同行的帮助下,小悦悦的父亲已经开通捐赠账号。
  
  记者上午从佛山警方获悉,小悦悦被碾轧的两名肇事司机已经被刑事拘留。
  
  与此同时,面对社会上出现老人跌倒没有人敢扶、见死不救等热点事件,有专家建议,在刑法中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
  
  对此,刑法专家表示,见危不救入法、见义勇为立法为时尚早。
  
  事件进展
  
  小悦悦仍未脱离危险
  
  昨天中午,小悦悦就诊的医院发布了小悦悦的病情诊断。据该医院医生介绍,小悦悦仍在靠呼吸机维持呼吸,仍无法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双侧球结膜水肿明显,所有脑干反射未引出。
  
  医生表示,小悦悦情况不容乐观,随时有生命危险。
  
  今天上午,法晚记者从医院方面获悉,因为小悦悦的四肢对伤痛有较为敏感的反应,虽然其部分指标接近脑死亡,但院方仍在全力治疗,希望能够出现生命奇迹。
  
  据了解,最近几天,在获悉小悦悦每天的医药费很高后,很多热心市民和单位、组织都在为小悦悦捐款。虽然捐款收到了不少,但迄今为止,此前一直拒绝接受捐款的王持昌还没有动用过里面的一分钱。
  
  王持昌表示,由于捐款数额越来越大,这笔钱该如何管理反倒成了他的一个负担。
  
  此前,广东一些慈善组织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遭到了众多网友和捐款者的反对。这种情况也让王持昌很是为难。
  
  昨天下午,经过1个多小时的清点,王持昌向在场的媒体记者公布,共收到27万多元捐款。
  
  当天下午,在当地媒体记者的陪同和见证下,王持昌将钱全部存入了广州建设银行的一家分行。对于捐款的使用,王持昌表示,除去小悦悦的治疗费,这笔钱加上接下来陆续收到的捐款,将全部用于救助其他有需要的儿童,但所有账目,都将透明、公开。
  
  肇事司机讲述撞人经过
  
  今天上午,记者从佛山市公安局了解到了两名肇事司机的归案情况。
  
  据佛山警方通报,10月13日小悦悦被碾轧案件发生后,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区分局组织有关部门全力侦破。
  
  经过侦查,当天晚上9时,第二辆肇事车逃逸的司机蒋某很快被锁定,经民警口头传唤,蒋某来到大沥交警中队,其对肇事逃逸供认不讳。
  
  接着,办案民警步步紧逼,于10月16日下午,第一个肇事司机胡某在强大的压力下投案。
  
  据佛山市公安局宣传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第一辆肇事车的司机胡某回忆,事发当天下午5时许,他独自一人驾车来到广佛五金城一家轴承店催收货款。由于不清楚轴承店的具体位置,在驾车时他左顾右盼地寻找。
  
  “虽然当时天有点黑,视线不好,但我忘了开车灯。”胡某说,当行至事发地点时,他并没有发现前方跑来的悦悦,但他感觉到了右前轮跳了一下。本能告诉胡某应该是轧到东西了,但他只是做了短暂停车,从后视镜里没有看到异常的胡某没有下车,而是继续挂挡前行。这时胡某车的右后轮也跳动了一下,但这次胡某也没有停车,而是直接开向轴承店。
  
  “我一直以为轧到别的东西了,根本没想到是小孩。”胡某说,因为当时大雨打得市场的顶棚很响,他并没有听见倒地后悦悦的哭声。“如果知道是轧到人了,我肯定会下车处理的。”
  
  几十秒后,司机蒋某驾驶另一辆小型货车,再次无情地从悦悦身上碾过。事后,蒋某被警方传唤时同样称,“天黑、雨大,真的没有看到小孩倒在地上。”
  
  今天上午,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区分局有关人士表示,肇事司机在出事时是否明确知道轧到人,目前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对于此前有一男子自称是“肇事司机”,并骚扰小悦悦家人,警方表示,初步查明该男子姓赵,已确认不是肇事司机。
  
  拾荒阿姨回乡躲记者
  
  这些天,救下小悦悦的陈贤妹遭到了记者的“围堵”,实在吃不消的她和孙子昨天下午5时40分坐上儿子的汽车赶回清远老家。陈贤妹的儿子唐小兵介绍,他们这几天打算在亲戚家先躲一阵子。
  
  唐小兵介绍,这几天来找老人的记者实在太多了,老人一天到晚不停地接受采访,严重地影响到了生活。
  
  “现在有家也不敢回,我妈也不能正常去公司帮员工做饭了,一天到晚都在接待全国各地来的记者。中午也没法休息,身体吃不消。原来有一个眼睛有点白内障,这两天不停地流泪。”唐小兵说。
  
  昨天下午5时30分,老人向唐小兵抱怨头很晕,很想吐,很想休息。唐小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联想到自己这几天的非典型生活及母亲的身体,他临时做了一个决定,借用公司的小车将母亲送回清远。“躲几天再说,要不然,我妈的身体吃不消。”唐小兵说道。
  
  临行前,唐小兵一再叮嘱记者转告其他同行:“请大家不要再来采访了,(我妈)该讲的都讲了,请给老人一些休息的时间和空间。”
  
  专家说法
  
  见危不救入法为时尚早
  
  面对社会上出现老人跌倒没有人敢扶、见死不救等热点事件,有专家建议,在刑法中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1年的全国人大会上,即有32名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增加类似罪名。
  
  着名刑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储槐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一个法律,包括罪名的成立,都有不同的背景。
  
  “见危不救要成为刑法上的一个罪名的话,或者设立‘见义勇为法’,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当公民的诚信程度,公信力比较高的情况下,成立这样一个罪名,那么利是大于弊的;如果当一个国家的诚信程度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成立这样一个罪名,那搞不好可能会出现问题。”储槐植表示。
  
  据悉,在欧美国家都有“见危不救罪”。“在他们刑法上这是一个轻罪,但对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当你见到有人处于危难的情况中,你有能力救,且救他不会对你造成明显伤害的话,就应该救,如果不去救就触犯了法律。”储槐植说。
  
  “比如,南京彭宇案,审判的差错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彭宇版’,甚至有开私家车的人在车后贴上标语:我没撞人,我不救人。”储槐植说。
  
  他认为,这个罪名要求是比较高的,关于任何一个法条设计的可行度,要用公民的基本的素质作为一个支撑或基础,当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或特定的背景下,大多数公民还不符合这么一个要求的话,勉强立这样一个法条,执行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出现负面影响。
  
  “‘见危不救罪’、‘见义勇为法’对我们中国的国情来说,类似罪名与入刑法还为时尚早。”储槐植表示。
  
  深圳已写入立法计划
  
  据记者了解,针对“英雄流血又流泪”、助人者成被告的情况,深圳市法制办今年9月透露,已将《助人行为保护条例》列入深圳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目前法制办正在调研起草该条例,助人行为社会鼓励制度、助人者受帮助制度、助人行为免责制度和助人行为免予起诉制度将是主要内容。
  
  ●外媒评说
  
  小悦悦事件引发外媒关注
  
  “两岁女童被车碾轧,18人路过无人救”事件发生后,引起外国媒体关注。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小悦悦事件不仅在中国国内,在全世界都触动和激怒了数百万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对两千多年前的孟子而言,“幼童掉到井里,要不要拉一把?”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人类的很多行为和动作是出自人类的恻隐之心或者本能。
  
  实际上,这种旁观者的冷漠并不是在中国才出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去年年底,有一位名叫西蒙尼的女子在自己的脸谱网页上贴出“自杀通知”,她的1082个好友中,有不少人发表了评论,但没有一个联系过她,或者是报警。
  
  第二天警察从家中抬出西蒙尼的尸体后,她的母亲质问:为什么1082个好友里没有一个能救她的女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小悦悦的事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社会的冷漠。CNN分析称,作为视频的观看者,人们的感受和18位路人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是不一样的。
  
  观众可能觉得愤怒,觉得换成自己一定会去帮忙,但是,换了那个情境,人们未必会行动。这就是所谓“两难的志愿者”的现象。
  
  另一方面,CNN指出,近几年来,在交通事故或者紧急情况中帮助受伤者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一些被救助的人,为了解决治疗费用,往往反过来把这些好人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