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变百强无非利字作祟
2011-10-11

  贫困县变百强无非利字作祟

  2011年10月11日      来源:京华时报

  如果不清理中郡所存在的土壤,不矫正一些官员虚荣的政绩观,即便百强县评选倒了,还会有“X强县”评选紧跟而来。
  
  近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在各大媒体公布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等评选榜单,其中竟出现17个国家级贫困县。
  
  明明是货真价实的穷县,有的县穷得“连公务员工资都保证不了”,有的县穷得“村民靠自掘水池积雨水过活”,却被披上全国百强县的华丽马甲,如此名不副实,不免让人轻度费解,这是糊弄谁呢?好在,对这种“被百强”的行为,不少贫困县领导并没有“戴高乐”——被戴上高帽就喊乐。
  
  没有“戴高乐”,是明智的。如果说富裕县争当国贫县还有利可图,比如可以享受财政补贴及政策优惠等。那么,贫困县戴上百强县的帽子,就纯属赔本赚吆喝了,该享受的补助可能失去,还得向国家多缴税金,不过是满足个别县领导的政绩需求罢了。
  
  这个“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一厢情愿地给贫困县披上百强县的外衣,也是一个利字使然。正如贫困县河南省固始县统计局一位干部所言,中郡所每年都邀请该县加入评比,“要求我们购买数十套标价380元的《县域经济年鉴》。我们办公经费都紧张,哪里有钱买书?”犹记得中郡所所长刘福刚曾信誓旦旦地说,百强县评选坚持三不原则:不收费、不发证、不授牌。不收费,但强迫买书,够伪善的。
  
  说到中郡所,不免让人想起已经倒掉的牙防组,同样是依附权威部门,同样是拉大旗作虎皮,同样以敛财为主,敛财方式同样是先抛出一个糖豆,然后通过不同方式收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自称“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的中郡所,并未在民政部门注册,本是“北京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却对外宣称“研究所”。牙防组倒了,中郡所还活着,而且活得很滋润——比如,不少县市希望提高自己在百强县榜单上的名次,甘愿缴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官员要名要利要政绩,中郡所要银子。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也正是中郡所存在的根本原因。
  
  “中国脊梁奖”已经臭大街了,早已名不副实的百强县评选还要存续多久?当然,如果不清理中郡所存在的土壤,不矫正一些官员虚荣的政绩观,即便百强县评选倒了,还会有“X强县”评选紧跟而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