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转变观念助推社会公益
2011-10-11

  要转变观念助推社会公益

  2011-10-11       来源: 广州日报

  国庆节前夕,省委书记汪洋对《南方日报》东莞观察AⅡ04版《坤叔公益团队“转正”受挫背后》一稿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努力成为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发展的助推者,而不是障碍。规范社会公益组织发展,重在监管,而不是把“人”挡在门外,这样广东的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才有良好的空间。
  
  坤叔助学团队是东莞一家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团队在长期助学中,总结出“千分一”的公益理念,呼吁大家拿出收入的千分之一用于慈善事业,把慈善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该团队想以“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名称,向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不过,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认为“千分一”这一名称可能让公众误解为“硬性摊派”、“强迫捐款”,(下转A6版)
  
  (紧接A1版)违背了慈善自愿的原则。助学团队发起人坤叔连续7年6次申请“转正”均受挫。
  
  汪洋在批示中说,看了这篇报道,很为坤叔的公益团队愤愤不平。群众想办点好事怎么这么难!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观念是有代表性的。他们的出发点并不坏,但结果却很糟糕。我们不能对公益组织在成立时就搞“有罪”推定,而成立后却疏于监管。有什么理由从他姓“俞”,就推断人家会去“偷”,实在没道理。更何况坤叔已做慈善多年,有业绩可鉴。
  
  随后,副省长刘昆作出指示,要求即派工作组到东莞,指导东莞民间组织管理局办妥千分一公益团队登记问题,如果坤叔有时间,国庆加班也要从速办完。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南方日报记者随同省民政厅副厅长王长胜前往东莞,了解坤叔助学团队登记注册问题。
  
  在与省民政厅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坤叔说,20多年来,助学团队不接受任何社会捐款,团队成员公开透明地花自己的钱,资助贫困学生上学,逐渐总结形成“千分一”的理念。团队之所以坚持“千分一”的名称,是因为这是一个公益理念,可以触动更多人养成慈善习惯。“我们手中没有任何权力,怎么可能去给别人‘硬性摊派’?”
  
  听完坤叔的介绍,王长胜认为,坤叔助学团队“千分一”理念值得提倡。他表示,各级民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放宽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思想要再解放点、改革步伐要更快点、为民服务观念要更牢点,要敢于先行先试,敢于率先突破,敢于担当责任,在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建设中当好推动者和排头兵。
  
  经过相互沟通协调,坤叔与主管部门达成共识,以“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名称申请登记注册。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随后给坤叔颁发了《民办非企业登记批准通知》。
  
  “你们同意了,我们很感激!”当晚6时34分,坤叔在微博中发布“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他感谢众多热心网友,欣喜地说: “民间公益的涓涓细流,必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