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童的悲剧如何避免
2011-10-09

  留守女童的悲剧如何避免

  2011年10月09日      来源:新京报

  只要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福利都能向外来人口放开,就能让留守儿童和父母骨肉团圆成为可能。
  
  最近,湖南娄底市双峰县1岁8个月大的女孩小梦的命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这个苦命的孩子,因为祖母家中暴亡,陪伴祖母的遗体达七天之久,最后被救出时,浑身爬满了蛆虫,由于7天未进食,几乎瘦得皮包骨,并且还被发现患有脓毒血症、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所幸,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小梦最终摆脱了死亡的威胁(据《潇湘晨报》)。
  
  一个刚刚呀呀学语的小女孩,竟然经历了如此可怖的劫难,身心遭受重创,此情此景,让人不忍卒睹。
  
  小梦的命运,或许是当下中国5800万留守儿童命运的特殊个案,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些年来,我们见证过太多留守儿童命运的悲剧。这些年幼的孩子,由于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羽翼的庇护,断绝了家庭亲情的滋养,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很容易受到侵害,他们的心理与性格更容易发生扭曲。
  
  一直以来,对于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舆论关注很多,但都未能解决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让留守儿童与其父母团聚。其中最大的障碍当然是户籍的藩篱。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户籍藩篱不破,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团圆只能是一个奢望,其实只要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福利都能向外来人口放开,就能让骨肉团圆成为可能。
  
  近日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消息,稳定就业外来人员有望可享受公租房,这无疑是个积极的信号。居住,这是留守儿童和父母团圆的最基本条件,理当放在问题解决次序之首。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表面上这也似乎很难,不过,上海为几十万外来孩子提供免费教育,已为全国做出了典范。
  
  当然,得承认的是,让几千万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在此之前,采取一些权宜之计保障留守儿童权益,仍然很有必要。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留守儿童的社区照护系统。在女孩小梦的个案中,可以看到,在整整七天之间,小梦几乎成了社会的弃儿,她家里灯天天亮着,电视机、水龙头天天开着,老人天天不出家门,其间,可能还有小梦惊恐的哭喊,却无人感到异样。
  
  我们曾有着良好的邻里间相互守望的传统,可惜在城市化的浪潮里,这样的传统渐渐在消失。作为地方政府,面对现实的严峻应当考虑通过建设与引导,让这一传统获得恢复和发扬广大。例如,建立起一批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到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家庭进行走访,尤其是对小梦这样的年幼者,应特别关照;建立社区看护中心,为留守儿童的看护提供帮助和指导;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与引导,提高他们对邻里家中异样情况的警觉等。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不能再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如双峰县委书记所言,“发生此事县委和政府是有责任的”,值得认真反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