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砸车于慈善无害公益无用
2011-09-26

陈光标砸车于慈善无害公益无用

2011年09月26日     来源:南都网 作者:寇竹卿

  陈光标在世界无车日那天砸了一辆奔驰车,带着公司员工骑车上街。他说要绿色出行,建议油价上涨50%云云。报纸的社会新闻版照旧刊登了这条消息,一天不到,新闻就速朽了,就好像他什么也没做过一样。
  
  与以往砸钱式的慈善不同,陈光标这回试图向公益行为靠拢———也许他并不清楚慈善与公益的区别,就像不懂慈善与施舍的区别那样。至于所提建议的粗陋,不值得细究,博众人一乐耳。
  
  慈善事业到了今天,有许多案例都在烘托大陆慈善的光怪陆离,真是30年未有之怪现状。而陈光标不甘寂寞,贡献了此间一种类型。这种类型说不上端庄,习惯性地掺和一点暴力,远远谈不上严肃。
  
  汶川地震后,陈氏一跃而为慈善明星,再到被揭露所谓救出多少学生不过是谎言,后又被指在老家借慈善名义圈地、排挤乡邻。议论纷扰,在辨识不明的情况下,陈光标一度成了悲情人物。
  
  陈光标毁誉并存,不是媒体能左右的,也与中国情境有关。有人说直接塞钱给别人,终究是真金白银。若要与之辩论收受人的尊严,往往被斥为书生意气。舆论混战,一而再再而三,陈氏招牌显然褪色了。
  
  一言以蔽之,陈光标所为终究是于慈善无害,于公益无用。他手里的财富是可疑的,即便挥金如土,与王石比缺内涵,与冯伦比缺思想,与李连杰比缺主张。陈氏所作所为,与慈善需求是错位的。
  
  再退一步讲,陈光标也谈不上是慈善界的个人英雄主义。论单打独斗的规模,曹德旺远在陈氏之上,捐玉树1个亿,捐西南五省市2个亿,委托扶贫基金会运作。无论是气势还是胸襟,都非陈氏可以比拟。
  
  通过比较来定义陈光标,卸掉他慈善的宣传手法,并非作者用心所在。在陈氏声誉最惨淡的时候,他仍然收获基于同情之理解。这不是论者的恻隐之心使然,而是国情不堪的后遗症,值得一辩再辩。
  
  慈善不只是名词,当它是动词时,不仅仅是慈善家的事,同时还是大众的事,慈善或公益将两个群体联系起来。换言之,慈善的真义,民众当有意识地察见,既不以为轻也不以为重,而要清醒地理解它。
  
  在大陆,慈善与公益被混为一体,其实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行动模式。慈善环境不尽如人意,慈善公益的素质参差不齐,与民众的识见息息相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大众,就有什么样的慈善公益。
  
  陈光标暴得大名,及至如影随形的争辩不休,暴露了公众在慈善公益上的修养。在一个正常的理解力水准上,是不会出现如此纷扰的。因此,贬低陈氏并非重点所在。借他一用,检讨我们的公益观才是王道。
  
  剔除财富巨头的身份差别,将他们还原为慈善中的公民,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角度。由公民慈善而观照公民社会的进路,陈氏与曹氏究竟是增益抑或无用,是可以清楚看见的。进而,每位公民都可以思考自己对公益环境的塑造。
  
  陈光标在慈善路上不会走太远,他不过是原地踏步。缺乏组织化并不是他的软肋,公民精神匮乏才是他的短板。围观他是社会新闻版的八卦职责,明智的观众会从他身上反省个人有待用力的方向。
  
  可以想见,也会有人对此种议论替陈氏不平,以为是强取标准套在他头上。可是公益事业发展到某个阶段,不正是标准之争吗?民间的、透明的、公平的、人性的?此前风波迭起,岂不正是标准大辩论的先声?
  
  如今,陈光标只能以夸张做法媚取媒体稍加关注,其行为深度乏善可陈。总结陈氏这几年的新闻演义,背离标准的做法固然可以哂笑,但标准之争无法挽回一个人走上公益正途,但见大众闻风而来,围观却又不能救助同类,岂非可惜、可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