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爱心测试”误导了爱心
2011年09月23日
就在“老年人街头摔倒”成为网络焦点话题时,东莞网友日前在东莞汽车总站进行了一场“爱心测试”:掉钱包、掉手机、掉文件夹、掉水果、晕倒的女生……结果显示,虽然热心旅客不是很多,但总有人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这样的“爱心测试”还是少搞为宜。因为,要验证这个社会“还有没有好心人”,每个人其实只需要问一问自己内心即可:如果我们自己能够不为近期媒体热议的“好心没好报”事件所动,而坚持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那就足以证明社会上还是会有好心人存在,又何须来搞这样的“测验”呢?
这种“爱心测验”的结果,也未必能说明什么问题。比如,测试者假装摔倒,路过旅客188人,有1人上前搀扶;假装掉一地水果,路过94人,有3人帮助捡拾水果。这种结果会给人以“好心人虽有但不多”的印象。然而实际上,那些匆匆路过而未伸出援手的人,未必就不是“好心人”。有些人可能是自己很忙、有些人可能是觉得都是小事、有些人可能是对别人存在观望,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平时不轻易帮助人的人,在关键时刻却往往会有非常高尚的表现,只是他们的善心平时会深藏心底,不是这种简单测试就能检测出来的。
实际上,现在社会上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虽然不容忽视,但毕竟还是少数,只不过由于网络舆论的发达而引起广泛关注,但人们并不应就此得出社会上已经没有好心人的结论。如果因为这种测验结果而得出“好心人虽有也不多”的结论,那么会对社会舆论造成一种误导,会使得更多人因为心存怀疑而不敢表达爱心,背离了测试者以此倡导文明风尚的初衷。
做一个好心人,只需要从自己做起,而没有必要测试其他人的态度。正如歌里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唯一需要检测的,就是我们自己是否真的问心无愧。 (邓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