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善良需更多安全感
2011年09月21日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生肖佳卉,在宁波市自愿献血300毫升后,回到家中却不幸摔倒,撞到椅子而致左眼失明。
应该说,在肖佳卉失明后,宁波献血部门的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还算得体,一方面与相关保险公司联系无偿献血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等先行理赔事项。另一方面,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在肖佳卉无暇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下,先行垫出预付理赔金。当然,对肖佳卉来说,这些救助,只是杯水车薪。肖佳卉目前的治疗费用已超过5万元,以后还需要四五十万元。
命运仿佛给肖佳卉开了一场玩笑,她的爱心,换来的却是满腹心酸。如果没有献血,她也许就不会摔倒,也就没有后来的意外失明。宁波献血部门爱莫能助,不承担任何责任;宁波市慈善总会以条件不够为由,拒绝了肖佳卉救助的申请。
平心而论,无论宁波献血部门还是宁波市慈善总会,它们的反应并没有不妥,它们按规则办事,合乎制度。比如,血站就肖佳卉的整个献血过程进行了调查追溯,确认了相关所有工作环节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仍然让公众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还需要提及的是,因献血而导致的事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起,如何避免献血者陷入困境,亟须相关部门关注,不能掉以轻心。
爱心行为需要爱心支撑。如果好人得不到好报,如果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一再上演,如果献爱心的献血者得不到爱心滋养,谁还会做好事,哪个还会献血?从现实反馈看,不少网友已经坚决表示,决不献血!这是一个让人不安的信号,耐人寻味。
拯救失落的爱心,抚慰孤独的肖佳卉,需要制度破冰。一方面,慈善机构要更加积极地想办法,对肖佳卉进行救助。另一方面,我们别做傲慢的旁观者。正是有无数像肖佳卉这样的献血者,我们生活的城市才不会闹血荒,可以说,是肖佳卉们的献血行为,温暖着城市,提升着城市的爱心温度和文明指数。而当肖佳卉遭遇困境时,则需要大家都伸出援手,一毛钱、一元钱,也许就能纾解肖佳卉的痛楚与无奈。
爱心不能透支,善念不能流失,救助肖佳卉就是护卫日渐失落的善良,我们的善良才能更有安全感。期待像肖佳卉这样的爱心人士,能够享有制度性救助,而无需演化为公共事件才能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