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如何避免走过场
2011-09-20

  “无车日”如何避免走过场

  2011年09月20日      来源:南方日报

  “无车日”陈光标砸奔驰的消息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新闻照片中,陈光标手持遥控器,熟练掌控着身旁的机械手臂,奔驰车则已被“穿肠破肚”。而禅城的“无车日”依然是例牌节目,不过,今年管制的是人流更密集的锦华路。而禅城区还倡导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9月16日、19日和20日远离自家小汽车,选择“绿色出行”。
  
  这意味着,在这个城市最为活跃的地带,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等将成为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但是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几近挤爆,出租车一车难求,步行、骑车时间空间受限等问题或将在“无车日”凸显。
  
  事实上,百万车城佛山甫一诞生便遇上尚未来得及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如今“无车日”又将到来,当“无车日”碰上先天不足的百万车城,两者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舆论把这些诸多因素推到风口浪尖。
  
  “无车日”意义何在?我们需要怎样的宣传方式?如何把“无车”的精神贯彻始终?在C2000论坛上,网友们展开了一场网络大论战。
  
  禅城区的锦华路路段,尤其是东方广场一带,每逢上下班高峰期,拥堵已成为该路段的“例牌环节”,这种情况有望在“无车日”当天得以缓解。
  
  据了解,此次禅城区为响应“世界无车日”的号召,将在9月22日上午9时到下午4时,将锦华路(升平路至市东上路)划定为无车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只允许公交车、出租车、特种执勤车、市政车辆通行。届时,这条车水马龙的路段可能暂时变身为“步行街”。
  
  事实上,承接东方广场及德胜楼巨大人流、车流的锦华路仅仅是双向两车道的小道,平日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挤满道路,这使锦华路变成一条通行能力较差的“老路”,来往车辆只能像蜗牛一般蠕动在拥挤的道路上。
  
  而对于沿路居民而言,每天上下班是一件烦心事,回家还得对付噪音侵扰。“住在锦华路多年,终于能在无车日享受一下安宁的日子!”家住德胜楼旁旧宿舍的冯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锦华路周围的交通越来越差,而且人车密集噪音不断,平日里难得安静。锦隆花园的业主小陈也赞同冯女士的说法,他们希望无车日能延续下去,以后锦华路能成为真正的商业步行街。
  
  然而,这却难为了习惯驾车出行的上班一族。网友“ssbh”平时工作要穿梭于禅桂两区,一旦锦华路管制,则为他的工作带来不便。“锦华路封了好麻烦,日日都要开车经过,买东西都不方便,走其他路至少要多花10分钟。”
  
  网友“小呆517”说:“假如在东方广场一带禁行小汽车,在现有路网不够发达、摩托车已经被限行的情况下,只会加重周边公交系统的负担,使得群众出行更加不便,这样的无车日意义何在?”
  
  需要怎样的“无车日”?
  
  不少网友认为,锦华路东方广场一带是禅城拥堵的重灾区,“无车日”对交通的影响更多的是带着宣传的意味,要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还必须把“无车日”的精神贯彻始终。
  
  网友“好人一斤”指出,佛山的交通确实需要多些“无车日”来调节,不过还需要把“无车日”落到实处,而不是“走过场”。“要我说无车路段就应该选一条主干道,例如季华路、岭南大道,那样才能更有影响力。”
  
  市民均意识到,仅维持一天的“无车日”意义不大。据记者了解到,其他国家也纷纷出招,在“无车日”大力倡导公交出行。
  
  例如在意大利,每个月都有“无车日”。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意大利首都罗马、经济大都市米兰和其他百余个城镇,都会开展“星期天无车日”活动。当天上午8点至晚上8点,米兰市禁止除公交车外的其他一切机动车辆通行,人们出门或乘坐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和滑板车,甚至有骑马的。政府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如拉文纳市政府对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或外出办事的公民一律免票。
  
  此外,网友还相邀一起监督机关单位人员的用车情况。“支持公务员不开小车!”“所有政府机关的人员应该每天都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出行才是,包括各级领导更应该每天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出行,不是紧急公务不使用公家车!”本地论坛上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支持。
  
  然而,也有市民质疑,由于此次活动只在于对公务员教育倡导,没有强制性执行,所以可能会收效甚微。“16日那天还看到区政府里面停满了车,估计有些连公务员自己都还未对‘无车日’活动反应过来。”
  
  对此,网友“小呆517”认为,若要表现出公务员在绿色出行方面的决心,政府应在禁止公车私用方面加大力度。网友“幻城”则邀请市民共同监督“无车日”的贯彻情况。“作为发起活动的一方,政府应该起表率作用。活动期间,诚邀市民监督各政府大院的车辆使用情况,最好做到有图有真相。”
  
  一方疏来四方堵?
  
  ■专家说法
  
  “无车日”倡导市民适度使用私家车
  
  一年一度的“无车日”对于百万车城佛山意义何在?事实上,细心的市民均意识到,佛山的堵患不是一年一度的“无车日”便能轻易缓解,如今禅城区平均每户家庭拥有2辆私家车,无车日仅是一个引子,如何引导市民适度使用私家车,改变佛山市民的出行观念才是正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曾小明教授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及过同样的观点,市民的出行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道路的拥堵程度。“像在日本的一些城市,市民在平时是很少开车上班的,到了周末才开车载家人到郊外玩。佛山市民也必须明确,不是买了车就一定要天天开。”曾小明说。
  
  他强调,市民使用私家车应该符合“拥有但适度使用”这一原则。他以东京和北京两个城市为例说明问题:日本东京的私家车总量达600万辆左右,而北京只有300万辆,但是北京的交通状况却比东京堵一些。“因为周一至五的上班时间,大多数日本人都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到了周末才开车到处游玩。而北京有车一族则处处以车代步。”
  
  面对佛山堵患露出无奈表情的同时,一些网友也开始思考是否坚持绿色出行。“随着汽车总量急剧增加,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如果公交系统的发展能跟得上,那少用私家车的行为可否在平时也持续下去?”网友“zhanyanluo”感叹道,“以后非急事还是少开车吧,同时希望公交系统尽早完善,自行车道建设也应该继续给力。这是个循环往复的规律,只有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得以完善,市民才会少开私家车,佛山的出行环境才能随之变好。”
  
  ■无车日出行TIPS
  
  混搭方式hold住出行时间
  
  “无车日”当天的锦华路将对公共系统外的汽车实行屏蔽模式,习惯驾车上下班的附近居民顿时乱了阵脚。事实上,市民出行可以选择混搭方式hold住出行时间。
  
  步行、公交、骑车巧搭配,如果当天市民需要出入锦华路购物办事,可选择以公交为主或者以“步行 公交”、“出租车 公交”等搭配方式出行。或者可以把私家车开至附近停车场,然后到公交站场搭乘公交车进入东方广场区域。
  
  此外,东方广场南、北门各有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祖庙路国美门前、佛山市体育馆外、市二医院外也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站,市民可以选择骑车出行,然后在上述地段的自行车站还车,再步行至东方广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