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文化我们比美国差在哪
2011年09月19日
根据媒体报道,已有40位美国亿万富翁响应股神巴菲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兹发起的“捐赠承诺”,答应捐出一半财产,他们的目标是动员全美400位富豪都捐出一半家资,那将达到6000亿美元,大于我国4万亿救市资金。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巴菲特和盖茨表示,拟于下月及明年3月来中国,游说我们的富豪参与善举。
我们的捐赠文化比美国差在哪,需要美国人来游说?我试着从财富观、带头人、制度设计和普遍经常4个方面做一比较。
先进的财富观念。美国早期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1889年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写道:“人死富有,死而蒙羞。”巴菲特名言:“我想留给子女的东西,应该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让他们最后一事无成。”盖茨说:“我们决定不会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其实,类似的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孔子认为,如果有人能够救济民众,“必也圣乎”!《三字经》说“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围炉夜话》说“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於世者为荣”;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早就提出“拼命挣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林则徐写过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上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下联: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我国第一慈善家陈光标说“慈善不只是简单的捐助行为……是社会进步、民族文明的一个标志”.看来,在财富观上我们不输给美国人。
带头大哥的领跑。一个世纪前,美国财阀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就曾捐出相当于现在的140亿美元善款。当今四大慈善家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英特尔公司共同创办人戈登·摩尔、巴菲特和盖茨已分别捐出72亿、70亿、375亿和580亿美元。我国也不乏优秀的捐赠带头人。早在2000多年前,经商致富的范蠡(陶朱公)就经常大散其财。现代着名慈善家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陈嘉庚、李嘉诚和每年都评选的“十大慈善家”,陈光标则被誉为“首善”.根据2010年中国慈善排行榜统计,入榜慈善家133位,共捐赠34.38亿元。可见,比带头大哥我们也不让美国人。
制度设计完善程度。我们至少输4分。第1分,我们至今没有制订遗产税。美国1916年就开始正式征收联邦遗产税了。最高税率达到55% .这“诱发”富人捐赠冲动,因为捐赠是免税的。第2分,政策鼓励民间搞慈善,政府很少掺和。美国有100万家慈善机构,目前我国只有100多家慈善组织。第3分,美国实行捐赠时间,并折算成美元,每年全国捐赠的时间共合2000多亿美元。我国也有志愿者服务,但不够普及,也没有折合成金额一说。第4分,美国使用捐赠款物透明度非常高;我国捐赠使用情况则常被媒体质疑。
捐赠行为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我们输分更多。据资料,过去40年来,美国人年均慈善捐款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占居民家庭收入的3.1%.过去几年,美国年人均捐款达到860多美元,共约2600多亿美元(不含时间捐赠),折合人民币近1.8万亿。占美国人口近90%的中产阶级是捐赠主力军。美国人的捐赠成为一种常态。但我国的捐赠带有突击性质,缺乏经常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2008年因为发生汶川大地震,共收到捐款1070亿元(不含港澳台),是历史上最多的;我国有数千万家企业,有过捐赠记录的仅几十万家, 99%缺席;民众捐款人均不足10元。
有人认为,我国有捐赠,无文化。我认为,打造成熟的捐赠文化,宜在制度建设和藏富于民上下真功夫。在制度建设方面,望眼欲穿的遗产税总该出台了吧,那样富翁们才有更多捐赠动因。贪腐总该被制度性和体制性反腐抑制住了吧,那样财富才不会被迫加速向权力倾斜。如此,才不出或少出富二代和官二代,财富和权力才会上下左右流动。否则,财富与贫穷、权力与卑微就会各自形成一潭死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互为对垒,代代相传,还谈何公平,谈何正义,谈何和谐,谈何捐赠文化。另外,资金外逃的出口总该被相关制度堵死了吧,岂可肥水流入外人田。
在财富布局上,分配不公人人都能体察得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我国在2000年超过0.4的警戒线后一直持续增长,目前为0.47,贫富差距已难以容忍。2009年,8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153元(其中4007万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少得可怜的1196元!),加上城镇弱势人群,几近9亿人囊中羞涩,让他们拿什么“普遍、经常”?而许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国家扶持力度不够(我就是小企业主,感到像是后娘所生,比如从没有办成过贷款),还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盘剥,他们的经济状况也是捉襟见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1%的人口占有85%的社会财富,垄断企业薪酬加福利高于其他居民收入的10倍甚至数十倍;官员的待遇和享受非一般民众所敢梦想,更别提贪污受贿了;而政绩工程耗费的财富不可数计;据说还有数万亿元“灰色收入”逃过国家的监管。社会财富布局成“大头娃娃形”.占大头的许多富人(包括非法致富的官员)却又是铁公鸡。“大头娃娃”皮包骨头的“身躯”(即民众)手头拮据,从牙缝里挤出钱来捐赠,心理能平衡吗?啥时候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大幅提高了,中产阶层成长壮大了,“橄榄形”财富分布形成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制度完善了,分配合理了,捐赠文化也就生成了。捐赠不仅参与社会第三次分配,也是一项精神文明建设。成熟的捐赠文化形成之日,也是社会和谐大功告成之时。届时,别忘了咱们也去游说美国人行善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