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闯祸”的仅是康菲吗?
2011-09-15
从6月4日蓬莱19-3油田海面发现少量油膜带以来,渤海油田漏油事件已经历时3个多月,经历浩劫的渤海,正在等待康菲和中海油拿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海边的渔民,也正在等待中国的海洋管理机构拿出拯救和补偿他们生计的更有力措施。但时至今日,各方的责任归属依然没有清晰的理清,赔偿的方案依然没有明确的态度。
纵观此次事件,康菲公司从最初的瞒报并百般抵赖,再到谎报“漏油面积小”,又到声称“已彻底封堵”,企图哄骗监督机构和公众,行为不可谓不恶劣、态度不可谓不嚣张。
但回过头来,我们细细思量,康菲这样级别的一间公司,以这种态度来对抗真相乃至公众,他们不怕企业形象受损?他们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也许,这个问号要抛进引进它的中海油。此次事件中,作为引进康菲的国企,作为“招商引资”的桥梁,中海油在整个事件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中海油是不是可以把责任推给康菲就脱身了?当然不可以!”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如此表示。作为引进机构,中海油不仅应有协作被引进方的义务,更有管束被引进方的责任,如果我们所有的国企都任意引进各种各样的公司来我国进行各种各样的开发和投资,如果引进来后就完事,完全再没关系,出事后也不负责任,那这些被引进的公司的质量就无从保证。如果大家都认为引进来然后就可以大撒手,放之任之,出事后也觉得不关己事,那和引狼入室又有何区别?
因此,漏油事件的祸首虽是康菲,但“闯祸”的决不只是康菲一家,对这些闯祸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惩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