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拿什么拯救“你”
2011-09-13

公益,拿什么拯救“你”

2011年09月13日      来源:东方今报

  在经历“郭美美”、“卢美美”之后,媒体对中国慈善模式的探究和追问进入深水区。环环相扣的募捐和投资链条,除非专业难辨是非,即使专业难定对错。
  
  9月1日,《南方周末》提到河南宋基会大量资金用于放贷,涉嫌非法集资,且将公益资金交由员工持股的关联公司运营。质疑慈善组织异化为金融平台而监管乏力。
  
  《新世纪》表示,宋基会称这是“为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铺路”的创新之举。然而,在更多专家学者眼中,其募款过程涉嫌非法集资、非法放贷,投资运营过程缺乏明确规则和监督,大量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行为,催生侵蚀公益资源的关联交易。
  
  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于:慈善在公益与市场之间如何安然,是否可以为了慈善而利用慈善进行市场化运作。
  
  9月10日,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在《南方都市报》上发文部分支持宋基会。他列举福特基金会、诺贝尔基金会,说明“基金会涉足资本市场早已是国际惯例。一个伟大的基金会,必须具有强大的筹款和资产升值能力”。
  
  他认为,基金会保值增值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河南宋基会从事房地产投资的行为在法律上并无多大争议,主要问题是在信息披露和资金支出上、有没有内部人士从这些投资行为中存在非法的利益交换等。
  
  2
  
  慈善问责不需要面子
  
  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卢星宇的父亲卢俊卿,想通过律师函让《南方都市报》服软,并在“最后通牒”截止时,宣传获得“化解矛盾”的意愿。
  
  但该报用8个整版宣告:从未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确认失实或和解。其在社论《让伪慈善退场,才有真慈善到来》中引用了《财经》杂志对中非希望工程的意图总结:“以慈善项目为资本铺路,在当地塑造企业形象,维护政府关系,从而获取商业便利。”并称:“人们对中国慈善的失望,源于那些涉嫌靠慈善致富的人群。”
  
  卢俊卿的面子没有台阶下。上周,新华社引述官方宣告:“从未收到任何有关‘世华会’涉侨活动的报批申请……这类组织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名不副实,浮夸会员数字;二是境外注册、境内活动;三是活动虚张声势;四是借会敛财。”
  
  上周,上海“11·15”静安大火4000万元善款去向何处?《新京报》社论要求“上海大火善款去向还应详细说明”。汤嘉琛发文:“我们乐见法律监督及时介入善款管理过程之中,也希望这种理性的权利意识能够在更多公众心中形成共识。”
  
  上周,与慈善有关的还有“希望工程遗案”,青基会违规投资亏损,当事人9年后直面公众。网曝深圳“爱心之家”创办人张海文涉嫌猥琐受助少女,“爱心”人士办黑心事,质疑和谩骂声充斥网络。
  
  上周,魏英杰在《上海商报》将2011年命名为“慈善问责年”。
  
  3
  
  道德审判不尽是良药
  
  9月6日,《楚天都市报》的《八旬爹爹跌倒后窒息而亡,围观者越来越多就是没人敢扶》、《东方早报》的《老人当街摔倒血流满面无人扶,10分钟后有人报警》,不约而同地传遍全国。这呼应了过去两周“老太扶不起”的社会议题。
  
  牛克借《东方早报》感叹《“彭宇”,几多冷漠假汝之名》。“我们不愿救人,真是害怕传说中的法律风险吗?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的冷漠、懒惰,甚至是看客心态”。
  
  李鸿文在《成都商报》上表达,“我们在潜意识里放大了做好人好事的成本和难度”的观点,他认为围观者没有帮扶老人是因为“缺少相应的急救知识和能力,担心自己的鲁莽动作导致意外”。
  
  同一天,卫生部呼应了他的判断,发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尽管卫生部官员之后称“与近期的社会事件无关”、“指南谈的是技术问题,不应变成伦理问题”,但是如潮的道德评判无法阻挡。“‘指南’能扶正道德吗?”、“警惕‘指南’成‘不扶特许’”、“跌倒老人该不该扶不是卫生部能回答的问题”、“‘指南’出台时机有点不合时宜”、“难解‘救人变伤人’困境”……
  
  新华社说,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愿不愿救’与‘会不会救’都期待肯定回答”。《新京报》也愿意以《扶跌倒老人需“道德”,也需“技术”》支持:“这往往是被很多‘道德批判’所淹没的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