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指南”泼了扶老冷水?
2011-09-08

“救助指南”泼了扶老冷水?

2011年09月08日      来源:人民网

  卫生部日前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具体的医学技术层面指导人们在遇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如何处置。在眼下老年人摔倒引发的纠纷频繁发生之时,这个技术指南引发了不少争论。这一指南有助于纠纷解决吗?人们在顾虑什么?路上有老人跌倒,你会怎么办?记者昨进行了采访。

  昨天下午,一60多岁的骑车大妈在文昌路滑倒,一老太立即上前将她扶起,交巡警也来帮忙。

  【最新情况】
  
  卫生部公布干预技术指南——
  
  老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
  
  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卫生部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市一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殷安康说,《指南》中反复强调老年人跌倒之后,要不要扶,需看具体情况而定,这是符合医学规律的。因为引起老年人跌跤的原因比较多,以其中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为例:当老年人血压较高时,如果一些诱发因素存在,像气温变化、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有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脑中风。“这时,患者会跌倒昏迷。如果急于唤醒患者,又推又拉,会使脑血管的破裂口扩大,脑出血量增加而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他说,这时正确的做法应让病人保持安静,保持头高脚低半卧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头上,以减轻脑出血。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便医生及时赶到进行抢救。
  
  由脑缺血引起的跌倒,也不要轻易扶起。因为脑供血不足会引起晕厥,病人应平卧;如此时将其扶起,会加重脑部缺血。
  
  另外,跌倒发生骨折时也不要匆忙扶起;否则,不但会加重损伤和骨骼错位,有些骨折如脊柱骨折还可能会损及脊髓,导致病人截瘫。记者苏扬
  
  【新闻附件】
  
  正确“帮助路径”
  
  首先,观察病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再视情况送往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者,要立即打急救电话;碰到呕吐病人,应立即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导致病人窒息。
  
  搬动病人时,要一人托头、胸部,一人托腰、臀部,一人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不可急急忙忙。
  
  【两个争论】
  
  “指南”出台时机不对?
  
  这个指南很好
  
  市民柏迎冬:救还是不救,这是道德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还要看怎么救。有些时候,救助的手段不正确,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卫生部出台的这个指南很好,至少告诉我们,在老人跌倒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救治老人。
  
  网友“四十还惑”:去买一本《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认真学习。
  
  容易使人产生联想
  
  社会问题研究专家薛平:“救助指南”值得肯定,但出台时机不对,容易把技术与道德混淆。眼下社会正纠结于“彭宇案”,出台这个指南,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事实上,网上铺天盖地的评论,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彭宇案”负面效应大
  
  扬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林斌:卫生部的“救助指南”被舆论过度解读了。指南是善意的,舆论却让这个指南偏离了宗旨。这个结果表明,“彭宇案”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效应,让人们对见义勇为变得畏首畏尾。
  
  让人有理由更冷漠
  
  网友“花开花落”:“技术指南”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从人性上讲,可能会让人有理由更加冷漠!人冷漠也是有原因的,怕好事变坏事!
  
  老人跌倒,扶?不扶?
  
  不扶,但报警求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市民:当然不扶。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我扶了他,他万一讹上我怎么办?
  
  市民张先生:我肯定不敢扶,但我会去打120。
  
  网友“四十还惑”:不扶。不是不想扶,是不敢扶,可帮助打120、110。上次我去江都途经万福闸,看到一个男的(50多岁)骑电瓶车跌下来,我跑去看了下,还没扶呢,就听后面有人喊:“站住,你撞了人还想跑啊?”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李运龙:扶,我肯定会扶的。即使可能会被诬陷,也不会见死不救的。
  
  网友“快乐也能哭泣”:我会去扶。上次和老公在路上还扶了个老人,老人家左谢右谢的,我相信还是好人多。
  
  网友“快乐小罗汉”:该扶还是要扶的,不能投鼠忌器。
  
  网友“梅之清炖”:扶!帮人就是帮己。
  
  网友“本科”:如我遇到这样的情形,会毫不犹豫去的。
  
  网友“艾飞扬”:扶是必须的,可千万不能遇到没良心的跌倒之人。
  
  先保留“证据”
  
  网友“大生地2010”:先请旁人见证非本人推倒,然后让老人对天发誓,扶他起来不会告我。情况允许的话,必须找人当场录下视频以作为证据。
  
  网友“刘其定”:在现场没有第三者时,可先拨打报警电话,再参与辅助性的救助;如果有围观者,在征得路人作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搀扶并协助拨打报警电话。
  
  网友“e海漫步”:在可能的情况下,多人或者寻找证人共同帮助老人。
  
  网友“寂寞蜘蛛”:做好事建议用手机先拍摄下来。防止说不清楚。(阿龙 春扬 玺琼)
  
  【新华时评】
  
  关爱我们自己的未来
  
  老年人摔倒引发的纠纷不只反映出道德、法律层面的社会问题,也往往涉及具体的救助技术问题。卫生部公布的技术指南遵从科学,详细区分了摔倒老人意识不清和意识清楚两种情况下的处置要领,掌握这些要领,既有利于救助老年人,也有利于救助者实现自我保护,避免陷入纠纷。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实际上是一种知识普及。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是一个长期过程,要让公众了解、掌握、运用好这个指南,发文之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关爱老人是人性之彰显。面对纷纷扰扰的议论,能不能听从内心的召唤救助摔倒的老年人,在检验着社会的道德水准。
  
  人人家有老,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