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公益慈善事业雪上加霜
2011-09-07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内蒙古公益事业联合会下发一份《关于免费观赏张学友演唱会的申请》的“红头文件”,向张学友演唱会组委会索取270张免费门票,网上一并配发了文件图片。事件引发了舆论广泛强烈的关注。
从曝光的“红头文件”中可以看到,写明为了满足广大残疾人与公益事业志愿者中的文艺爱好者,特别向张学友演唱会主办方申请索要270张演唱会门票,其中还列出部分老领导以及社会名人的名字,“望给予照顾”。记者致电内蒙古公益事业联合会,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拿到门票,如果拿到门票肯定会把70%的门票留给残疾人。而演唱会主办方承认确有此事,但表示“如果的确都是因为家庭条件太差而买不起演唱会门票的残疾人,组委会肯定会为残疾人歌迷免费赠送门票。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来看演唱会的确实是残疾人歌迷,而不是打着残疾人旗号的其他人。”
即使如公益事业联合会所称,70%的门票留给残疾人,那么剩下的30%给谁呢?给列出的那些老领导及“社会贤达”?可这算不算给自己“谋福利”?固然,那些领导及社会名流或许对公益慈善事业做出过和正在做出着贡献,但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犒赏”他们,公众会怎么想?会赞成吗?
即使70%门票留给残疾人,那么这将近200张票要留给哪些残疾人?有没有拟定好的名单?又如何让公众确信:这些票绝不会从公益联合会中“流出”而流到了黄牛党手里?这些疑问如果都不能有完美解答,那么便无法向公众交待。
这件事也让公众明白了明星演唱会的票为什么都那么贵。作为没有什么权力的公益慈善机构也公然以“红头文件”的方式索票,那么作为“有权力”的那些部门、特别是对于演唱会举办有着“生杀大权”的部门,岂非更得沾光了?当演唱会门票成了“唐僧”、谁都恨不得咬上一口肉才罢休时,这些额外付出的成本势必得摊在总成本之中。于是普通观众花钱买到的票就“价值不菲”了。
然而这件事最大的“不妥”之处,不在于索票行为,更在于让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的疑问再次加重。自红十字会曝出天价饭局以及影响更大的郭美美、卢美美事件之后,这件“索票门”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公益性的组织,竟动用“红头文件”索票,公众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是第一次索票吗?难道只索过票,没索要过除门票以外别的东西?
公益慈善组织,如果要健康运行,公信力是绝对重要的。因为公信力是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心。信心是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