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走出国门有何不可
2011-09-05

中国慈善走出国门有何不可

2011年09月05日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金晨

  北京有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被关停,校舍被全部拆除一事之后,一位网友在关注“希望小学”等信息时,发现了“中非希望工程”项目,并把相关信息发到了网上,“卢美美”和这个项目因此进入人们的视野。除了事件本身惹来众多争议之外,还有很多网友质疑说:“中国的孩子不管,还要去到非洲建希望小学?”
  
  很多人有这种观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的任务还那么艰巨,为什么还要对外提供援助呢?”那么,中国到底可不可以有对外援助,中国慈善事业应不应该走出国门,与国际化相接轨?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慈善事业需要国际化。慈善事业国际化,一是开发和利用国际慈善资源,壮大我国慈善事业实力;二是通过对外援助提升我们国家地位和形象;三是可以学习国际慈善经验,提升慈善专业化的程度,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和透明化进程。
  
  首先,中国就是慈善国际化的受益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最近的30年里,中国累计接受国际无偿援助近70亿美元,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援助性贷款超过了1400多亿美元。上海苏州河治污工程、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等项目都接受过来自国际的资金和技术援助。这些来自国际的大笔资金以及技术、人员不仅仅解决了中国资金上的问题,同时也带进来了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010年,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峰会上表示,为推动发展中国家民生事业的发展,今后5年,中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再建设200 所学校,派遣3000 名医疗专家,培养5000名医务人员,为100 所医院提供医疗器械和药品等,援建200个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帮助他们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近几年来,有关中国发展威胁论的各种论调不断出现。但这些论调都是来自某些西方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很少能看到有人称中国发展是威胁。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普遍有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中国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将有利于这种认同感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通过中国的援助项目,让他们真正接触到中国的产品,自然能有助于让他们改变以前错误的看法,从而为中国产品在未来进入这些国家打下心理前站。
  
  当中国逐渐变为经济大国后,世界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形象有了新的定义和要求:重建中国新时代的国际舞台新角色和新形象,作为国际慈善的参与者——中国政府、企业家和NGO都应当有积极表现,这关乎到中国未来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化方略。
  
  中国走出去,更需要向国际慈善事业学习:第一,学习“全球慈善”的理念。第二,学习国际慈善基金会的资金监管机制和运作方法。坚持公开透明,比如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的公开与上报,要接受来自外部的国际审计,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捐款流向追踪机制,慈善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等。第三,放开民间慈善组织,让其不必依赖于政府。发起国际救助不仅仅依赖于政府,民间慈善组织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比如英国的乐施会、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无国界医生等等,而中国内地对第三世界的民间援助活动却很少,“中非希望工程”是其中之一,如果能做到其承诺的100%透明,财务会通过权威的国际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这个工程将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首先,民间慈善活动要比简单的国家性资金援助更容易赢得好感。其次,这是民间外交的新途径。民间慈善往往比国家性援助更加渗透到受援国,更容易受到当地人民的信任,也更容易促成深层次的了解与合作。
  
  中国慈善走出国门是趋势也是必经之路,公众需要把更多视线的放在慈善事业公开透明制度化建设上面,这是中国慈善事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保证每笔善款有善始,也能有善终。无论中国慈善事业有再多问题,我们依然要对慈善事业有信心,毕竟中国需要慈善事业,需要向善之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