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财富更贵重的是爱心
2011年08月30日
——黄如论先生与福建“慈善助孤”的情缘
兰致和 孙孝东
2007年,福建省慈善总会“助孤工程”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为了感谢闽籍着名企业家、慈善家黄如论先生对这一慈善项目的长期关注和支持,近日,省慈善总会决定将“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奖匾转赠黄如论先生。
孤儿是社会最困难的群体之一,省慈善总会成立伊始,就将目光投向孤儿,从2003年起,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助孤工程”,助养社会贫困孤儿,努力使他们能与其他儿童一样,有比较稳定的生活保障和美好童年。
“助孤工程”的实施,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全省开展“助孤行动一元捐”活动。在当年的启动仪式上,18位省领导带头捐款,全省各地热烈响应,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或认助孤儿。积极参与这一活动的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从此与“助孤工程”结下深厚情缘。从2003年至今,由省慈善总会直接助养的孤儿达24820人次,投入善款1507万多元,其中1320万元(已到款900万元)来自黄如论的捐赠。
黄如论对孤儿的关爱早已有之。2002年8月,他回连江蒲边村参加“黄如论学楼”奠基仪式时,无意中了解到马鼻等乡镇7个孤儿生活无着落,他当即认助这些孤儿,把他们的户口迁往福州,后来又带他们到北京上学。
2004年清明节期间,黄如论与省慈善总会张明俊会长相见。当听了“助孤工程”项目介绍后,深表赞许与关切,慷慨表示愿意捐赠2004年到2007年间助养3000多名孤儿的经费600万元。2005年6月8日,捐赠600万元助孤经费的仪式在西湖大酒店举行,仪式上,黄如论满怀深情地说:“作为一个福建人,对家乡的慈善事业自当倾注热情。因为对一个人来说,比财富更贵重的是爱心。省慈善总会发起的‘助孤工程’,是一项深得人心的善举,我将全力以赴支持这项工作。”
此后,黄如论又于2008年和2009年各捐赠当年助孤经费150万元,并表示将长期提供帮助,愿意随着助养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捐款额度。黄如论先生的慷慨援助,解决了省慈善总会助孤经费来源不稳定的困难,保证了“助孤工程”能够持续开展,让我省更多贫困孤儿受益。
2010年5月,省慈善总会再次召开助孤工作座谈会,江夏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黄国敏代表黄如论出席会议。会议上提出了要实现我省孤儿“应助尽助”的目标,并延长对超过16岁的高中生孤儿的救助年限。
多年来,省慈善总会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申请、公示、资金发放、年度评审及动态管理等制度,把黄如论的助孤捐赠款全部用于“助孤工程”。目前,宁德、龙岩、南平、三明等市实现了孤儿“应助尽助”,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进其健康成长,也为他们今后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孤儿温龙、湘店乡店下村孤儿兰水富,在省慈善总会助养下,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2009年冬季,他俩凭着高中学历和良好身体素质,分别成为援藏兵和武警战士。武平县万安乡下镇村12岁孤儿谢澳添,从8岁时开始接受助养,他爷爷时常告诉他这些钱的来历,勉励他好好学习,2009年,谢澳添被评为龙岩市自强不息十佳少年。今年,尤溪县一批受助孤儿学生,集体给黄如论写了一封信,信中深情地说:黄爷爷谢谢您!您的帮助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省慈善总会的助孤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还在继续,同时也面临着需要“应助尽助”和提高助养标准以及扶持高中生孤儿等问题。“我们相信,有世纪金源集团等爱心企业的支持,有黄如论先生等慈善家一如既往的帮助,八闽土地上的孤儿未来将更加美好!”省慈善总会张明俊会长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