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跑跑”寒了谁的心
2011-08-29

上海“医跑跑”寒了谁的心

2011-8-29      来源:个人博客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原宝钢医院)一间手术室日前突发火灾,现场的6名医护人员及时脱险,而一名正在接受截肢手术的全麻病人不幸身亡。
  
  据报道,“医跑跑”事件引发媒体关注后,院方表示“医生当时也无能为力”,一个原因是“抬不动电动手术床”,另一个原因是强行撤离需要拔出呼吸套管,而这会引发危险。
  
  虽然医护人员在此事中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还需要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但“尽力了,可是失败了”,和在第一时间就离开患者毕竟是两码事;“有危险”和“等死”也是一个不难做出的选择。
  
  就在此事发生前几天,《人民日报》报道了云南大山里的一名乡村医生。在壁立千仞的怒江大峡谷中段,一根铁索横跨怒江两岸。只要患者有需要,即便深更半夜,“索道医生”邓前堆也会肩背药箱滑向对岸。我猜,如果把救人当第一的邓大夫当时也在失火的手术室里,哪怕只有他一人,哪怕手术台需要三个人才能推动,他也不会吝惜自己的最后一丝力气。
  
  近年来,为了提高医疗水平,基层的医务人员会去大医院学习,例如媒体报道说邓大夫近日也前往省城进修。但医疗技术只是医生的素质之一。如果医德遭遇“全麻”,手术水平再高,患者也可能会被扔在失火的手术室里,或者因为交不起钱而被拆线。或许,医护人员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那些被红包和高收入惯坏的城市大夫,也应该去邓大夫那里“实习”一阵子……
  
  重塑 “悬壶济世”、“医者父母心”的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卫生部门当下该做的,还包括医院应急预案的全面建立。“医跑跑”是第一次发生,但是搜一下相关报道,我们会发现医院失火、手术过程中停电等突发情况并不少见,甚至于医院停电致患者死亡的事情也不止发生了一次。
  
  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术水平会参差不齐,但是医院的相关措施可以做到整齐、高效。一个手术室起火,还有没有其他的应急手术室?有没有处于待命状态的应急人员?市政供电暂停,备用电源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启用?万一紧急情况发生,需要全体病人从整所医院撤离,能不能做到平稳有序?有没有设施完善的救护车供手术中的危重患者使用?
  
  据报道,此事发生后沪上不少医院紧急自查院内应急设施。应急设施属于“硬件”,自查的同时,关于“怎么办、谁先撤”的“软件”,也应该加以完善。而且,“自查”的不能只限于“沪上医院”。
  
  此事还提醒我们,医院里有很多易燃易爆危险品,如乙醇、乙醚、氧气罐等,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事故。再加上不少患者行动不便,一旦发生火灾,疏散难度极大。所以,消防部门应该对医院的火灾隐患实行“零容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助其整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