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文凭论”催生“以权力和金钱换文凭”怪胎
2011-05-29

“唯文凭论”催生“以权力和金钱换文凭”怪胎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1530

为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混张文凭给升迁搭梯子……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的在职教育热。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街头充斥着在职教育的招生广告牌;打开任何一份销量可观的纸媒,都能在广告栏里找到在职读研招生信息;网上的信息更是铺天盖地。

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数据,2003年在职硕士的招生人数为58060人,2008年达到131446人,增长1.26倍。在职攻读硕士并最终获得学位的人数更是激增,2003年国家一共授予17023名在职人员硕士学位,2008年达到85196人,5年间增长了4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斌贤发现,当前读在职的,除了一些业内的大学教师,主要是党政干部。

在职教育能给学校带来什么?钱!武汉一所高校教师直言,近年来,拥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专业越来越多,由于在职教育收取的学费高,也不怎么需要学校管,部分高校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以钱换知识,以钱换文凭,甚至将在职教育变成了宽进宽出文凭工厂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呼吁,在职教育招生与考试,应有相对科学的选拔机制。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

社会的唯学位论,迫使我们去文凭。一名雇人上课的老师抱怨,目前评职称、升迁、分房都和学位挂钩,自己平时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走不开,在职教育的上课老师水平也一般,只希望通过花点钱顺利混个文凭就行

政府公务员对文凭的热衷,源于其回报率相当可观。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认为,目前的行政体系对官员没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评价系统,只能简单地依靠学历和文凭来评价干部的能力。文凭成了升官的招牌、包装的金箔、敛钱的旁门。

作为受益者,刘军对此现象却很心痛。在他看来,这种货真价实的真文凭比那些假文凭更可恨。它不仅玷污了神圣的学府,助长了腐败、浮夸之风,更让自己的一纸文凭变得廉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