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景区还应扮演公益角色
2011年05月19日 来源:现在网 作者:邓子庆
5月16日,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痛批湖北旅游景区优惠幅度犹如“毛毛雨”,其后,5月17日湖北有多家4A级以上景区承诺在旅游日当天全免门票。据省旅游局日前统计,今日,全省将有近百家旅游景区将免费向游客开放。但这在些免费开放的景点中, 5A级景区仅武当山一家。
今天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设立这个节日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显然,节日预期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众的关注和参与程度。这也是“中国旅游日”需要正视的最大问题。
在徐霞客时代,景区应该不存在收费一说,只要你有足够的体力和粮食,行万里路,赏万里景,完全没问题。但在市场经济的时下,人们再想以徐霞客为榜样,践行主题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个人的物质基础又岂是说具备就具备。因此,作为“中国旅游日”的主导者,欲让民众最大可能地参与到旅游日活动当中去,显然不是光喊上“今天是旅游日,大家都出去旅游”这么一句空口号便可了事的,要想旅游日不变成行业节日、空洞的节日,而真正成为大众的节日、全社会的节日、旅游者的节日,必然需要处于活动主导地位的政府和景区,亮出与平常不一样的手段和措施,吸引民众去旅游。具体措施,还须有的放矢,尽量求民之所求,解民之所忧。
十几年前,有一首流行一时的歌曲《我想去桂林》,歌词有这么两句: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第一个“中国旅游日”,很多民众正面对这样的尴尬:一方面,“中国旅游日”并非一个假日,今年的旅游日正值周四,对于广大工薪阶层而言,是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因此,不少人会因“没时间”而无奈地成为旅游日的旁观者。
另一方面,虽有部分景区声称在今日门票免费或大幅优惠,但不少景区依然无动于衷或给点“毛毛雨”。拿本省来说,免费向游客开放的景区占总景区数的比例并不高,而在些免费开放的景点中,5A级景区仅武当山一家。事实上,景区越有名,慕名者越多;有名景区免费的少,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客理想中的选择权。
“中国旅游日”的价值取向应以游客为本,给百姓更多的旅游方便和实惠。特别就门票来说,说到底,风景名胜区是全民财产,这决定其具有公益属性。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公益性景点构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底蕴、文化品位与形象魅力的依托与基础。因此,景区的承载属性主要应当是文化资源而不是经济资源,尽管它具有文化价值派生出来的经济价值。
正因为景区的文化属性与“中国旅游日”的文化内涵十分切合,我们更加认为景区有必要在“中国旅游日”这天主动配合活动的开展,尊重民众的旅游权利,以实际行动欢迎国民广泛参与旅游活动,实现“更多国民参与,更高品质分享”。相反,如果一个景区一年到头抱着“门票经济”不放,则很容易让人怀疑其完全抛弃了公共资源本该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公益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