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拜金主义”让我们“穷得只剩下钱”
2011-04-22

“拜金主义”让我们“穷得只剩下钱”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1423

前些日子,某女孩刚在媒体上发表“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择偶宣言;这几天来,继有某师范大学教授对学生抛出“40岁时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雷人”之语。这是拜金主义的又一典型。诸如此类的社会新闻亦层出不穷。看来,去年一项网民调查结果称多数人认为本国是“第一拜金主义国家”一语中的。

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谁都知道不对,道理也没有更多好讲。却是本国何以成为了“第一拜金主义国家”值得研究。

首先,是“穷怕了”。我国自古人口众多,其适于耕种的黄河流域,长期负载着上千万人,加之天灾人祸造成周期性的社会大动荡,统治者又一直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长期徘徊于低下状态。邓小平说中国穷了几千年,此话不假。当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超越农业国,贫富差距就拉开了。接着便上演“落后挨打”的不幸历史。国人对于“贫穷—衰弱—受欺侮”可谓刻骨铭心,而其觉悟也恰恰经过了“求强必先求富”这么一个历程。所以我们说发展经济是“硬道理”,“财富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也应该具有。但经济发展起来,财富到手之后,还应该有什么?上述那位教授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便到此为止了,他只认财大者为自己的学生,甚至未论其财富是怎么来的,这成了 “金钱第一”、“金钱至上”的典型。此乃该教授观点受批评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们的确存在着“信仰缺失”。拜金主义的特征是重功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提倡“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但其基于农耕文化的保守性,应对不了工业化时代的新课题,遂被性急的救国者们所抛弃。新中国崇尚“消灭私有制”的价值观,一时“大公无私”蔚然成风,对金钱(货币)曾经空想要废止,结果却发现那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大解放,“东亚病夫”的穷帽子眼见着被甩进了太平洋,中华民族的千年富强梦如今要成真!可是我们信仰什么呢?诸位去国外就能够见到,离开了我们这里的“雷锋叔叔”,在西方社会一样受尊敬。所以在价值观重建问题上,我们既不应该妄自菲薄,否定中国文化的特色,也不应该自我封闭、排斥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另搞一套,实际却拣回了人家唾弃的拜金主义,这太划不来。而曾经走过的那条“走不通”之路,则“倒退没有出路”,如果以为“重走”就能够收拾破灭了的东西,也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

第三,社会典范成问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坏榜样都是榜样。时下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不是“明星一脱成名”,就是“官员敛财千万”。网络时代,封锁这些信息又不可能。对一个社会来说,最重要的榜样是执政党的党员干部。从那些被揭露出来的贪腐官员看,其几乎都是精神空虚、人格猥琐、没有信仰、膜拜“孔方”之徒,试想这样的人主政下,拜金主义如何遏制,社会风气如何向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对中外记者说:“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其言语重心长,也充满忧虑。

如果我们不能在制度上切实解决腐败问题,同时转变全社会“一切向钱看”的庸俗价值观,即使经济建设的成就再傲人,钱挣得再多,也是一付“穷得只剩下钱”的精神贫困相,让人瞧不起,绝不可能真正完成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难道这不足以引起深思吗?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