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 为无数家庭圆梦
2008-05-03

   我是经过医生加工了的,“试管婴儿”有时会带来一些新问题 罗怿图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本报记者叶秋 实习生杨凤 通讯员涂晓晨 相文佩 王绍海


  提要


  新生命的诞生,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活泼可爱的宝宝,是家庭情感的纽带。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婚育年龄的推迟,不孕不育症呈上升趋势,不能生育给很多育龄夫妇本应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渐趋成熟,“试管婴儿”已经帮助很多夫妻圆了做父母的梦。


  “试管婴儿”已是成熟技术


  以前有人望文生义,认为“试管婴儿”就是在试管里长大的婴儿,不需要母亲承受十月怀胎之苦,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协和医院生殖中心主任高颖介绍说,生育是靠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借助夫妻间的性生活来完成彼此之间的“相遇”和“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定居于子宫内,并最终在妻子体内发育成熟,然后分娩出婴儿。然而,在精子和卵子“会面”的旅途中,有时也会遭遇到一些“坎坷”,例如女性的输卵管阻塞、或狭窄,男方的输精管阻塞等,使得精子和卵子难以相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精子和卵子分别“请”出来,让他们在试管(培养皿)内“会面”。试管就是做化学试验用的玻璃管,但是进行试管婴儿繁育所用的试管要精密、干净得多,而且现在多数实验室已经采用更加精密的“培养皿”来代替传统的试管,但人们仍然习惯于将这种技术称之为“试管婴儿技术”。


  把女方的卵子“请”出来,男方的精子“择优上岗”后,选出一定数量有竞争力的“精锐部队”,放入有培养液的试管内,使卵子与精子结合。将结合后的受精卵放到温箱里培养一段时间(大约48至72小时)后,证实受精卵形成了4至8个细胞的胚胎,,再通过特制的管道,将胚胎输送到女方的子宫里边去定居,发展成为胎儿。到妊娠足月时自然生出来,这种孩子就叫“试管婴儿”。


  高主任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于1978年诞生在英国,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于1988年在北京出生,如今已经读大学了。30年来,试管婴儿的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主要是将精子和卵子取出体外,受精后再放回女性的子宫里,也就是用试管代替了输卵管的功能,解决的是女性因素导致的不孕。


  为了解决男性精子质量差引起的不育,出现了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在试管里将精子注射进卵子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主要解决男方患有严重的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等。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则是为有遗传病的夫妻提供了生育健康孩子的机会,把胚胎移植进女性子宫前进行基因检测,选择无致病基因的胚胎,从而避免遗传病孩子出生。以血友病的男性患者为例,一般来说他的儿子是正常的;而女儿或正常或携带血友病基因的概率各占一半(血友病基因携带者一般不会发病)。这样只要通过对染色体检查,确定是男性,就可保证是正常的。地中海贫血、色盲等遗传病的优生原理与血友病相同。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能诊断的遗传病是有限的,而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技术叫移植前筛查,是对所有染色体进行检测,以保证染色体的结构、数目都不缺失,可以避免多种出生缺陷。


  谈到试管婴儿技术的前景,高主任介绍说,现在为了保证成功率,每次要移植2个或3个胚胎进女性子宫,随着技术的发展,将可实现移植一个胚胎即能保证成功率,因为单胎妊娠对母子两代都有利;此外,移植前的诊断和筛查将可以查出更多疾病,确保实现优生。


  湖北今年将申报精子库


  目前,我省能开展“试管婴儿”技术的医院有8家,但是开展供精人工授精业务的仅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一家。去年,该院开展试管婴儿技术达1800多例,预计今年将达到2000例以上。该院熊承良院长介绍说,对于供精人工授精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责任比技术还重要。因为假如不严格遵守卫生部规定,一个供精者向很多人提供了精子,就有可能造成近亲结婚、乱伦等重大隐患。卫生部规定:一个人的精子最多供给5个人怀孕,一个人只能在一个地方供精,只能给被授精者使用精子库里的冷冻精子,而不能使用新鲜精子。供精者和被授精者的子女成人后进行婚配时,最好分别到精子库和生殖中心咨询,以避免近亲结婚。


  目前,国家正式设立的人类精子库仅有10家,湖北没有一家。我省供精来源是上海、广东、湖南和山西的精子库。去年,全国精子库都出现了精源紧缺情况,来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做供精人工授精的患者要等一年多才能等到合适的精子。今年,该中心积极与全国的精子库联系,精源紧缺情况有所缓解,患者一般等三四个月就可以了。为了解决我省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精源问题,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准备下半年向卫生部申报建立精子库,据该院熊承良院长介绍,该院已基本具备建立精子库的标准。如果申报成功,不仅将为我省的临床和科研提供足够的精源,还能建立“精子银行”。届时,有些因工作、学习暂时不想要孩子的人,就可以把自己的精子保存在精子库里,等将来需要时再取出;还有那些长期接触射线辐射、重金属化工、抗氧化剂以及高温作业等对生殖功能有影响的特殊职业者,也可以“储存”精子;患有癌症的病人,担心化疗、放疗影响精子质量,也可以“储存”精子。


  生试管婴儿也不能随心所欲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试管婴儿,但是人们对试管婴儿仍旧有很多误区:


  1.试管婴儿百分百成功?


  高主任介绍,近几年,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包括细胞培养液的完善,也包括医务人员经验的丰富,“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提高,国内可以达到30%—40%。因为“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女性内分泌及实验室的条件、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当然也取决于病人的年龄,病人的子宫和卵巢条件以及有没有其他的疾病等等,这都是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比如受女方年龄的影响,这是一个最大的影响因素。在25岁到35岁的女性“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要高于30%—40%的平均水平,有的能达到50%,或者更高一些,但是到了35岁以后成功率逐渐下降,到40岁只达到20%左右,原因是年龄大了以后,卵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2.试管婴儿可以预订?


  “医生,我想生双胞胎”,高主任介绍说,他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夫妻,他们听说试管婴儿生双胞胎的几率高,尽管自己有生育能力,还是想来做试管婴儿。高主任介绍说,为了保证成功率,他们一般会移植2个或3个胚胎,如果3个胚胎都成活了,他们就要动员患者减一胎,因为三胎妊娠容易使孕妇引起并发症,早产的几率也非常高,为了保证母子健康,最多只能保留2个胚胎。但是卫生部有规定,辅助生殖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不孕症,对于正常人不能擅自使用助孕技术。


  还有些做供精人工授精术的夫妻对供精者提出要求,比如身高175厘米以上、皮肤白、双眼皮等。熊院长介绍说,供精者一般要登记身高、体重、学历、血型和籍贯,外貌特征则没有登记。生殖中心一般会选择跟丈夫一样血型的精源。


  3.前卫女性要做单亲妈妈


  有些前卫女性奉行独身主义,不想结婚又想做母亲,她们就想做一个试管婴儿。林枫今年28岁,是小有名气的网络写手,她不用像上班族那样每天往单位跑,是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者。她的观念和她的生活方式一样前卫——不结婚,准备一直单身。过了几年单身生活后,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相继嫁人、生子,而且一有孩子都是一副标准的幸福模样,她动心了,想自己也生个孩子,可是又不愿意因为孩子跟哪个男人产生瓜葛,她想到了试管婴儿。经过多方打听,她来到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要求“借精生子”。医护人员拒绝了她的要求。据悉,像林枫这样的单身女性想做试管婴儿的还不少。但是卫生部有规定:严禁对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来做试管婴儿的夫妇必须提供四种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准生证,缺一不可。


  4.“用弟弟的精子保证血缘”


  男性在心理上对于“借精生子”总是有一定的排斥,认为孩子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为了保证血缘,有些人就要求不用精子库的精子,而是用自己兄弟的精子。孝感农村的小王陪妻子来做检查,确定符合做供精人工授精的条件,医生给他开药时,他却说自己想再考虑一下,妻子非常吃惊地看着他“不是已经商量好了吗,你反悔了?”小王尴尬地笑了一下。几天后,小王一个人来到医院,吞吞吐吐地对医生说“老婆用外人的精子生孩子,我父母接受不了,我们一家人商量好了,用我弟弟的精子,这样孩子终究是王家的种,你们可别告诉我老婆。”对于这个要求,医生当然拒绝了。熊院长告诉记者,卫生部规定,供精人工授精使用的精子必须是精子库里的冷冻精子,不能用新鲜精子,且供精者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健康检查才能入选,一般入选率只有10%。而且凡是利用捐赠的精子、卵子或胚胎实施的试管婴儿技术,捐赠者、受方夫妇、出生的后代必须保持“互盲”,参与操作的医务人员与捐赠者也必须保持“互盲”,这是为了避免双方日后产生纠纷。用自己兄弟的精子生孩子,肯定是不允许的。


  5.“怀上了,就别再来找我”


  有很多患者把做辅助生殖技术看成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担心孩子出生后会被歧视,因此有患者会千方百计躲避生殖中心的回访,比如提供假的身份证明,报假地址。熊院长介绍,卫生部规定生殖中心要严格为患者保密,生殖中心也会跟患者签订保密协议。之所以要做严格的回访是因为,生殖中心要向精子库汇报每一份精子的使用情况,以保证一名捐精者的精子只能让5名妇女怀孕。在电话回访时,如果不是夫妻俩接电话,生殖中心对“借精生子”不能提一个字。他们认为患者大可消除顾虑。


  就算患者更改电话、住址以躲避回访,生殖中心也会通过户口所在地的计生部门追踪,一直找到他们为止。


  6.做“试管孙子”养活残疾女儿


  今年年初,一名40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咨询,让人吃惊的是她想做“借精孙子”。据这名姓张的女士介绍,她和爱人都是高校教师,唯一的女儿聪明、美丽,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弹得一手好钢琴,是夫妻俩的“心尖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女儿高三那年遭遇车祸,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因大脑受伤智力变得仅相当于几岁的幼童。当时,听到车祸的消息,夫妻俩人都傻了,他们怎么也不相信马上就要进入大学的女儿竟然会遇到这样的横祸。但是无情的事实如何也改变不了,悲痛和心碎过后,夫妻俩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照顾好女儿,五年来,夫妻俩只要下班,就在家里陪女儿,像女儿小时候那样,给她梳洗,给她讲故事,带她出去散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有了新的忧虑,因为以他们目前的经济条件,养活女儿完全不成问题,可是他们在慢慢变老,他们担心自己去世后,女儿依靠谁呢?正常的人是不会愿意娶她的,嫁给同样的残疾人士,又不能照顾她。夫妻俩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天,张女士的丈夫看报纸受到了启发,可以给女儿做个“试管婴儿”啊,他们现在替女儿抚养,等他们老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正好可以照顾自己的母亲。于是张女士赶紧来到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咨询。熊院长告诉张女士,卫生部规定,不能对单身女性实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张女士一听就哭了,她苦苦哀求熊院长理解自己作为母亲的一番苦心,帮帮自己,她说宁愿多出钱。熊院长告诉记者,当时他拒绝了张女士的要求,但是一直到现在,他还很困惑,不知道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好。


  引起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稳固了众多家庭、推动了优生优育,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采用“借精生子”的丈夫都是迫不得已,虽然勉强接受,但多少都有点心存芥蒂,据介绍,他们成功怀孕后,不会像其他做试管婴儿的夫妻那么高兴,丈夫的脸上总是显出一种很复杂的表情。这种心理有时候会延续到孩子出生后。国内已经有报道,夫妻采用“借精生子”的方法生下来孩子,过几年,夫妻俩的感情破裂离婚,丈夫竟然不愿意为孩子出抚养费。对此,熊院长介绍说,我国法律规定,社会学父亲和生物学父亲享有完全一样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学父亲有义务抚养和教育孩子,也有权利要求孩子赡养自己。


  此外,不少人担心,精子来源于同一个“父亲”的“兄妹”俩,如果发生“同宗婚姻”怎么办?对此,卫生部有明确规定,一名供精者最多只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而且每名捐献者一生只能在一个精子库进行捐献。但是目前,国内的精子库尚未联网,就不能杜绝异地重复捐精问题,专家呼吁,设立全国统一的精子信息中心库,使得精子捐献有一个全国性的监控机制,使同一供精者在不同精子库重复捐精的问题得到有效杜绝。

 

来源:荆楚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