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排放核废料
2011-04-13

如何看待日本排放核废料

2011年04月13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田勘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前些天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15万吨低浓度核废液排放到太平洋。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中野政尚曾用计算机模拟放射性核素铯在海中扩散的情形,并据此推测,这些放射性物质随海流5年后可到达北美,10年后到达亚洲东部,30年后几乎扩散至整个太平洋。即使目前核电站内尚存的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也全部泄漏入海,其扩散区域的放射性活性在1年后也将被稀释到每升不足1贝克勒尔,10年后将不足0.1贝克勒尔,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

  日本专家表面是给日本和世界人民一颗定心丸,实际是在为此次核泄漏事故的恶化提前找台阶。早就有研究人员估计,日本这次核事故的严重性将超过切尔诺贝利。日本有关部门也终于认可这一估计。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推测,目前日本核电站核泄漏量达到了11万兆贝可勒尔,占核电站总量的10%以下,放射量已超过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然而,日本核泄漏的严重性还在于,如果它得不到妥善和有效解决,将可能成为世界政治、环保和生态的恶劣榜样。

  早有分析指出,尽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核安全公约》和《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对核废料排入大海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其他国际法,日本有义务向邻近和相关国家通报。但日本此次排放前只向美国通报,而没有向近邻的亚洲国家通报,这必然会造成邻近国家处理核污染的准备不足。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以邻为壑。

  另一方面,尽管日本研究人员根据计算机模型推测日本排放核污染水进入大海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这只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计算机模拟的全球变暖的结论此前就遭到很多人怀疑,也使抑制碳排放无法达成有效的国际协议。

  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料和核电站爆炸中多种核素向全球扩散,已使许多国家遭受到轻微核污染。如中国的卫生部门从多地蔬菜中检出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碘131,同时在几十个省区市的空气中也检测到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尽管专家称这些蔬菜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极低,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也还未造成生物链转移,但现在谁也不能保证长期的核辐射永远不会对人、生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为除了碘131的半衰期是8.5天外,其他核素的半衰期至少都是数十年。

例如,关于低剂量核辐射的影响,长期研究高核辐射和低核辐射剂量对人和生物影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放射性研究中心主任大卫·伯纳4月5日在《自然》杂志发文称,尽管世界科学共同体正在评估这次核泄漏的危险性,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真的不知道。

如果国际社会不对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料保持警觉,不发表意见和观点,未来,所有国家都可能以此为例,向大海和其他公地排放核废料和其他废料,从而危及所有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