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道德基础出现松动
2011-03-25

当社会道德基础出现松动

2011年03月25日 来源:北京晨报

  当一个社会道德基础出现松动,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从制度的角度去观照、去问责,防微杜渐,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广州日报》报道,一位母亲因6个月大的女儿患眼癌无钱施救,不得不上网求助,一名网友表示,如果她能从广州大道抱孩子跪爬到体育中心,立马儿让人捐两万元。这位母亲当真跪着爬完了这一公里的路程,该网友却尽食前言,并称“钱我是不会捐的,那是她自己作贱”。

  初看此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此戏弄一个苦命人,天理何在?良心何在?无怪乎愤怒的网民高呼要“人肉”该网友。

  但转念一想,此个案虽极端,却非凭空发生,它之所以能出现,是客观条件作用的结果,不改变客观条件,那么,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事情出现。

  首先,这位母亲作为外地人打工在广州,一家人靠她2000元左右的工资过活,尽管两万元并不很多,可对她来说,那是爱的全部希望,她宁可为此付出尊严,因此才给了该网友拿穷人寻开心的自由。

  第二,该事件是社会保障有限的产物。作为人,生老病死,概莫能免,所以我们才需要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目前的社会保障力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一旦遭遇疾病,往往求助无门。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可在疾病面前,这位母亲却不得不跪下去,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哀。

  第三,该事件是“能量”不均衡的产物。这位网友之所以敢折腾这位母亲,因为他知道,这比较安全,即使他恬不知耻地宣称“那是她自己作贱”,那位母亲也拿他没办法,相反,如果这么戏弄有“能量”的人,结果会可怕得多。

  扶贫济困,同情弱者,这是人的天性,然而,当一个社会收入分化严重、社会保障能力有限时,一旦这些形成合力,那么,人性就有可能被塑造、被扭曲。因此,当一个社会道德基础出现松动,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从制度的角度去观照、去问责,防微杜渐,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蔡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