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播商业广告就是一种实验
2011-03-25

禁播商业广告就是一种实验

2011-3-21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简要内容:在今年的两会上,这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颇具名望的播音员在天津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直指商业广告泛滥给新闻公正带来困扰。方明:从电台电视台来讲,它本身不能脱离开国家性质,按道理说它本身应该是国家全拨款。

方明不满广告。

  在今年的两会上,这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颇具名望的播音员在天津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直指广告泛滥给新闻公正带来困扰。

  新金融:你现在提出这个意见,实质参考在哪?

  方明:其实国外很早就有。1983年我在日本NHK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工作中我发现他们的第一套节目是没有广告的。他们规定第一套是新闻节目,不能有广告,有广告容易给人家误解,说你被商业牵着鼻子走,不公正。这样的做法完全是新闻行业自治的。

  方明的讲话,一共8分钟。涉及新闻出版、广告、新闻从业者自律、广播事业发展,方明在其间阐述了近十个问题,开完会后,他收到赞扬的短信——都是有关谈广告的那一条。方明只不过说,建议央视一套和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禁播广告,但这句话迅速成为热点。

  另一边的重庆,不播广告的电视台更像一片试验田,来考验商业利益和新闻价值的取舍。

  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广告泛滥的电视一如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利益面前放不下身段,摆不正位置,而若没了广告,社会就真的抛弃利益追逐——还是变本加厉地寻求其他途径?

  这是方明们无法通过禁止商业广告解决的问题。 

  新金融: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商业广告的泛滥?

  方明:这几年,从很多谈论性的广告开始,我就有反感。这其中还包括医药广告、纪念币广告,屡禁不止。我去年出差的时候,住在一个宾馆,有一天这个宾馆进来上百人,打着横幅 ,原因是这个宾馆的开发商建了很多居民楼,群众买了这个房子,但住进去发现质量不好就要维权。但不仅地产商没有答应,当地媒体也没有反应,因为这个地产商在这座城市的电视台、电台、纸媒都做了广告,所以这样一来,媒体没办法维护百姓的权益,那时候我就开始考虑商业广告泛滥的问题。

  新金融:在广电系统内部,您提出过意见吗?

  方明:我们在内部都提了很长时间,很多纪念币广告,都超出了限定的时间还在做,当时我们反映这个事情也没有得到答复,上头就点点头,就过去了。

  新金融:现有的法规,比如《广告法》没办法抑制这种情况?

  方明:中央、广电总局,当然也采取了措施,对虚假、低俗广告稿的取缔也有些效果。但是广告打擦边球的多。在正式的节目当中插进广告也越来越多,现在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受众意见也很大。这是因为执行者总想突破这个规定,总想多获得一些利益。 

  新金融:欧美方面的电视台也是这样?

  方明:CNN、BBC这些电视台就没有广告。我有一个播音员朋友,去年去瑞典、荷兰访问,咱们的人就问他们,你们每年创收多少?欧洲人就不理解,他们说电视台不是赢利的,都是国家给钱。

  新金融:其实我们在改革开放前,电视台也是靠国家拨款。

  方明:从电台电视台来讲,它本身不能脱离开国家性质,按道理说它本身应该是国家全拨款。改革开放一开始,市场化和公益化的问题不好解决,刊登广告应该是无可厚非,这使得媒体和商家获得利益,是双赢。而今天,国家整体经济形势比之前要好多了,而广告也越来越多,现在看来,这也是一个包袱。

  新金融:对于你的提议,实际上重庆卫视已经做出了先期的反应。

  方明:对,重庆卫视提出不播放广告,就是一种实验。也就是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有没有可能实现某一套节目不播放广告,由政府来直管。这样就可以来论证一下,如果我们的电视台、电台的新闻频道不播广告,是否可行。

  新金融:但网络上质疑如果这样的话,电视台就无法赢利了,至少会损失很多。

  方明:我这只是建议,你不这样搞,我也没有怨言。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比如某种广告都放到同一个时段去播,不非得都插播在新闻中,你现在这样播,很难让节目有连贯性。

  新金融:这个提议之后,你收到的反馈是赞扬的多还是批评的多?

  方明:我是捅了一个马蜂窝。我后来看,网民是支持的,但业内媒体声音不一样。我提完这个建议有人发短信说提的好,但我觉得如果经过论证之后,肯定会有相关的规定。对于这些,我更重视业内人的反应,特别是那些获利的人,他们怎么反应,但到目前,我还没听到过他们的声音。

  新金融:那接下来,这个意见会不会暂时地被搁置,还是继续沟通?

  方明:我没有跟具体监管这个的部门沟通过,当然也没有成行的文字。这个意见是我长期的一个想法。我提完后,有人和我说,应该展开,并收集一下国外其他媒体的资料,形成有效的文字,参加各种研讨会。

  新金融:你还提到公益广告的问题,这种非商业的广告是否太少了?

  方明:公益广告,现在不是少的问题,而是分量和数量都不够,涉及的面也窄。你比如在日本,公益广告很多,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需要学习。广告这种载体,与商家、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央视,关键的节目和频道,都采取招标的方式,几秒就要上千万,这些钱有多少投入到公益广告的制作中呢?

  新金融:你一直提到这种广告的转型是有经济基础在里面的。

  方明:这个议案,当然我有自己的经验在里面。其实仔细分析,日本的第一套节目没有广告 也是有他自身的历史原因,经济发达,这个行业的收入可能就不用依仗广告,这个时候,就必然要随着经济发展有所转型。

  新金融:但如果经济层面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呢?

  方明:这些问题现在解决不了,已经从电视转向互联网了。所以说,究竟是什么造成泛滥,是因为整个社会就是浮躁、急于追求各种利益的,这必然会不择手段的获利。所以说经济虽然发展了,但实际上社会的心态是畸形的,这样即便没有广告,浮躁的利益社会仍有很多问题,这是需要解决的社会因素。(郝博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