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呼吁台民众拒绝"公投"
2008-03-16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师星云法师13日以南华大学董事长名义在台湾《联合报》和《人间福报》上发表文章,分别以《体念苍生 感谢台湾 我拒公投》和《拒领公投票的重要性》为题,呼吁台湾民众拒领“公投票”。两篇文章内容一样,转载如下:
    最近台湾由于“公投绑大选”的议题,造成社会动荡,人心不安。虽然明知台湾入联公投是走钢索的行为,但是有一些人不顾安危,一意执着,使得国民党不得不祭出“拒领公投票”来抵制。
    其实,民进党人士应该也知道,“台湾”这个名称不是国名,只是一个地区,并没有“入联”的条件,但是却被“入联”的美丽幻象所迷惑,以致看不清时势,也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例如,国际间从美国、日本再到欧盟各国,都纷纷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尤其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杨苏棣先生更公开指称,台湾入联是“不必而不利”的事,不但有伤台美的互信,也会激起两岸的对立。
    至于岛内方面,不但在大陆的台商担心此举会升高两岸的紧张关系,恐将对台商造成负面的冲击,所以纷纷签署反对“公投绑大选”。就是在台湾的学者、教授、医师、专家等有识之士,除了少数人以外,多数也都赞成拒领公投票。此中尤以一位国中教师文须琢先生,更以“公投浪费公帑”为由,积极在网络上发起“停办公投”的呼吁。他表示,“总统大选”如果合并办理公投,势必多花费四亿五千万元,如果现在能及时踩煞车,至少可以省下三亿元。
    举办公投不但浪费公帑,事实上也不容易通过,因为现在公投法的过关门坎非常高,以一千多万的选民来算,至少要有八百多万人投下公投票才会过关。就算公投过了关,但以过去民进党政府二度向联合国申请入会“被拒”的情况下,是否公投通过就能入联?
    本来民进党提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希望藉此突破台湾的“外交”困境,但是观诸近来国际间反对的声浪,显示此举不但无助于打开“外交”空间,反而会让台湾的“外交”更加陷入窘境。
    既然台湾没有加入联合国的条件,就不要用公投来欺骗老百姓,现在台湾需要的是经济发展,是安定与和平,所以千万不要再无端制造麻烦,大家应该体念台湾得来不易的现有成就,不要将之毁于一旦。尤其最近北京当局对两岸关系也释出善意,表示可以在对等的条件下恢复两岸协商。
    面对如此有利的局势,台湾实在不可以再情绪化了。现在我们要让台湾和谐,就不要公投;要让台湾成长,就不要公投;要让台湾人民安全的生活,就不要公投;要让台商在中国能平安的发展,就不要公投。甚至要让台湾和美国、日本等国家保持友谊,就不要公投;如果不顾美国的警告,后果会如何?如果不尊重大陆的希望,后果又会如何?大家不能不审慎的思考。
    我个人的心理很简单,只是不希望挑起两岸战争,不希望看到台湾人民生灵涂炭。因为我自己出生在北伐战争时期,经历过八年的对日抗战,以及之后的内战不停,深刻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好不容易现在看到台湾数十年来经济成长,各项建设突飞猛进,自由民主也已然开花结果,到处洋溢着新气象。再加上中国现在也改革开放,扬威国际,这是中国人团结的大好机会,中国能和平统一,不但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幸福,也是旅居海外一亿多华侨的希望。
    我在台湾居住了六十年,我觉得台湾人民是可爱的,可爱的台湾人民勤劳节俭、纯朴善良,希望政客们不要再操弄他们,以他们做为自己政治斗争的工具。我也希望台湾民众能了解我爱台湾的苦心,台湾是居住在台湾的所有台湾人的台湾,住在台湾的台湾人,不管是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应该和谐相处,共尊共荣,中国人应该向和平统一走去,这才是未来的前途。反之,台湾独立没有生存的条件,只有走入死胡同。
    由于最近网络上一再希望宗教界人士出来呼吁拒领公投票,虽然我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为了体念苍生,为了感谢台湾六十年来培养我的因缘,因此不能不推心置腹,不能不剖心掏肺的站出来公开呼吁,如果三月二十二日能够停止公投最好,不然的话只有希望全民一起出来拒领公投票了。
    届时如果拒领公投票成功,也希望民进党能够有所省思,以后不要再操弄族群意识,不可以再挑起省籍情结与族群对立,现在已经是个自由民主的时代,千万不要用少数人的执着,影响了多数人的安全与权利,这才是明智之举。

来源:中国宗教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