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散财救穷的尴尬
2011-02-12

观点:散财救穷的尴尬

2011年02月12日 来源:财新网

  中国裸捐第一人,也是以捐款救难闻名的陈光标,揣了大笔的现金到台湾要给贫困户发红包。没想到却遭来不少质疑,即使一些非绿营的精英,对陈的做法也大不以为然。最初几日,可以说是骂声不断,有人甚至要陈滚回去。然而,塞满钱币的红包一包包发出来之后,事情有了戏剧性的变化,陈光标每日被大批的贫民追逐着,赶着要红包,给则一片欢腾,三呼感谢,不给在则破口大骂。这一幕,台湾的精英尴尬,陈光标也尴尬。

  中国古代,一直有救急不就穷的谚语。什么是急?逢灾遭难就是急,这种时候要出来帮一把,让人渡过难关。但一般性的贫穷,是没法救的,今天给了,明天给不给?天天给,就等于一直养着,最终穷人还是穷。我不想用恶意猜度陈光标此行的动机,尽管台湾的生活水平实际比大陆高,大陆的穷人也比台湾多。陈光标此番台湾撒钱,也未必真的是去跟台湾人别苗头,比高低。就算承认陈此行的目的,像他说的那样,是感恩之旅,感谢历次大陆受灾之际台湾人的捐助,那好像最合适的时机,也是在台湾受灾的时候,台湾是多灾的地方,风灾、地震不断,不愁没这样的机会。感恩的方式,要捐款也最好通过慈善机构。为什么要这个时候,用撒钱的方式来回馈呢?就算收到你红包的人都是真正的贫困户,你的施舍,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谁又知道,那些追逐陈光标的人,不是拿他当大头来耍戏呢?

  这样的撒钱式的慈善并不始于陈光标,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撒钱,跟随便抓一把钱在大街乱撒一样,除了满足撒钱者的某种心理需要之外,对于穷人没有多少益处。姑且不论好多的钱,其实落不到真正的穷人手里,就是落到他们手里,养成依赖,对他们以后的生计反而是毒药。真正的济贫,一是帮助他们在教育上提升,包括办学和资助穷孩子上学,帮助失业的穷人接受培训,以期再就业。二是定点定期帮助那些丧失劳动力的家庭,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三是帮助穷人学会自救,学会自谋生计,摆脱贫困。显然,这三种形式,都需要组织来做,专业的助贫NGO组织可以很好地从事这样的工作,至于陈光标这样有善心的企业家,只需做到定期出钱就可以了。带着大把的现金,满世界撒钱,实际上不是做慈善,倒像是在做游戏。也许,正像陈光标在台湾说的那样,他这样做,无非是像小时候做好事,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一样,求得大家的喝彩。

  其实,他很可能还有一层意思没说出来,当众撒钱,看着众人热切盯着你和你的钱的眼神,那种众星捧月式的感觉,的确够销魂的。大街上撒钱,也的确能把某些人人性不怎么样的一面暴露出来,看着大家你争我夺,也的确有某种莫名的快感。不能否认,陈光标的确是个好人,也想做点好事,但是,好人做好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也许连一朵小红花也换不来,反倒留下一片骂声,拿到红包的人,也未必真的念你的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