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怎可用红头文件
2010-12-23

慈善捐赠怎可用红头文件

2010-12-23 来源:华声在线

  文/田力

  近日,淮安市楚州区教育系统的职工均接到通知,要求参加区里号召的“送温暖、献爱心”慈善捐赠活动。同时,通知还明确了捐款的具体数额,每人捐款不得少于200元。(12月22日《现代快报》)

  慈善捐赠、送温暖、献爱心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道德观念和实践行为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奔流的长河。在现代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慈善捐赠更被经济学家誉为社会的第三次分配,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贫富差距正在扩大的今天,慈善捐赠肩负了更多的责任。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都把关心社会困难群体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尤其是每逢岁末年初之际,各级各部门轰轰烈烈地竞相开展“两节”送温暖慰问活动,通过发放慰问金、生活用品等形式,切实为困难群体解决部分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但也要看到,慈善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单纯的行政牵头,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自发、自愿、自觉、独立的慈善行为。但令人遗憾的是,此次淮安市楚州区教育系统的捐款,却带上了行政强制的色彩,因为教育局在下发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系统内职工捐款的最低标准为每人200元,而且要求按照在职人员数量来捐款,强调教育系统的全体教职工有义务和责任积极参加此项活动……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长远而言,我们不能老是把眼光盯在岁末年初的元旦、春节这些个传统节日上。办实事、解忧难要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慰问群体而言,要把特困职工、劳动模范、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统一纳入慰问行列;就慰问范围而言,要扩大覆盖面,建立困难对象档案的动态管理,做到应慰问对象既不重复也不疏漏;

  就慰问过程而言,要全程透明公开,慰问资金、物品要如数交到困难人员手中;就慰问形式而言,除了“两节”送温暖之外,还要采取开通热线电话,提供法律援助、政策咨询,进行监察举报等手段,及时得到信息,处理问题;就慰问家庭而言,对其子女,要关注就学问题,对其家属,要关注医疗保障问题,对其本身,要提供就业再就业咨询、培训、中介等服务,切实解决就业问题。

  用“绑架”红头文件的方式打造慈善事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群的实际困难,在“两节”期间的变相摊派更像是一种作秀。而要让困难群体在经济上、精神上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相关部门就有责任有义务主动牵头,整合社会资源,联系相关组织,共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制度。

  只有在制度的保证下,将救助救济与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才是治标更治本的妥善做法。否则,任何强制性的捐赠都无异于杯水车薪、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而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