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传进:全民公益让“小人物”闪光
2010-12-05

陶传进在2010全民公益启动大会上演讲
人民网广州12月5日电(记者张海燕、杨洪、刘少君、陆整)2010全民公益启动大会暨全民公益(广东)论坛今天上午在广州召开。与会嘉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从农民工的孩子和浇水工的故事引发全民公益说起,阐述了《全民公益:实质与发育》的主题。他说,全民公益是什么?实际上是告诉大家如何让“小人物”感受到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可以闪光。
陶传进从他去年在北京调查时的一个故事讲起。在调查中,陶传进碰到一位农民工的孩子。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过硬的”家庭关系,这个孩子认为自己未来不会挣到什么大钱。但这个孩子仍会认为自己的人生会很有意思,因为班上有一位有皮肤病并残疾的小孩,其他人都嘲笑他、欺负他。但这位农民工的孩子认为自己会保护他,并且发现通过保护这个残疾同学,他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与这位农民工的孩子类似,陶传进还讲到一位浇水工的故事。这位浇水工每天拖着水管在森林公园中走来走去。有一天,来了两位游客,希望浇水工帮她们浇水。浇水工非常高兴,很热情地将水龙头递给游客。从浇水工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了他与别人之间没有陌生的感觉,他从自己简单的工作中获得友好、尊重、价值,获得人和人之间的美好友谊。
陶传进说,这些帮助别人的小举动可以带来友好、尊重、价值,如果将其扩大,他感受到了快乐,会去做志愿者,进行捐赠,这样发展下去,这就是“公益的主干道”。
陶传进认为“全民公益”不仅仅是捐钱,而是将价值自由自愿的体现出来,“不是你捐钱我很高兴,最重要的还是帮助了多少人”,通过公益体现捐款人和被捐款人两方面的价值,尤其是做为公民的价值。
对于陶传进的发言,资深媒体人庄慎之作了点评。他说,如果中国每一个“小人物”、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公民乃至每个机构、媒体、企业,都能够将公益作为生活的常态和自觉,而且公益也能够成为每个个体权利的话,国家也就无可争议地跨入了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