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霞做志愿者服务“有瘾”
2010-11-23

徐晓霞做志愿者服务“有瘾”

2010年11月22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徐晓霞是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的青年教师。她做志愿者服务“有瘾”——世博会开幕后,作为志愿者,她坚持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当时她已怀孕两个多月,一度出现流产先兆。而在2009年9月,因为忙于世博会的准备工作,她已经放弃了此前怀上的“小海宝”。

  很多人不理解,徐晓霞发微博说:“一世一搏(博),我可不愿意放弃志愿服务的机会。”

  早在1991年,徐晓霞就因为倡议全国小朋友“谢绝压岁钱,救助同龄人”而被众多媒体关注。她连续12年发出这个倡议,最终促成了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美国的118所学校1090名华人青少年学生的联名倡议行动。每年正月初五,她都会把压岁钱和各类奖学金寄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发起倡议的那一年,徐晓霞只有9岁。其实从8岁开始,她就发动同学们一起“学雷锋”。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她参加志愿服务已达1200多个小时。

  2002年7月,徐晓霞应聘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团总支书记兼大队辅导员。她发现,大学里基本都有志愿者协会,有服务办法和规章制度,而对初中生来说,尽管他们知道有志愿者这回事,但是没有制度能激励他们参与其中。

  于是,她在这所初中学校组建了学生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学校志愿者协会,在每个班级都设立志愿者分会,班级90%以上的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为了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她创新志愿者管理制度,拟订学生志愿者注册以及志愿服务管理的相关办法。她将学生的综合测评与志愿服务情况挂钩,采取奖励方法,每两个月公布一次“爱心榜”,每学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志愿者和志愿者标兵。2007年1月,徐晓霞还与上海普陀区其他几所学校的团干部一起成立了“晓霞志愿服务工作室”。

  徐晓霞的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还经常回初中学校看看。他们说:“如果在高中阶段,学校也能组织我们做些志愿者工作就好了。”徐晓霞则说,其实,很多志愿服务的创意都来自学生,“不要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和爱心,他们可以做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好。”这个学期,就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计划要开展一个与农民工子弟结对的活动,班主任老师给他们这一创意取名为“手拉手共成长”。

  “过去我仅仅是做好一个志愿者,现在我可以培养千千万万个志愿者。”这是现在的徐晓霞最大的幸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