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公益启示
2010-10-11

可口可乐的公益启示

2010-10-11   来源:京华时报

  我第一次去印度住在一户贫穷人家,他家没有地板、没水、没电,但我惊讶地看到他们有一样东西——可口可乐。回家的路上我想:他们是如何把可乐运到这些边远的地方的?如果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不能?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公益组织可以从可口可乐身上学习的经验。

  首先,他们收集即时数据并立即将它反馈到产品里。比如你在纳米比亚负责可口可乐的销售,你有107个顾客,你知道每罐可乐在哪里卖出,如果销量下降,你可以马上根据即时信息确定问题所在并解决它。而我们在公益项目开发过程中,走到最后才会对项目进行评估,而那时,资料已经过期了。

  可口可乐公司做得好的第二方面是善于借助当地人才。可口可乐从1928年就进入了非洲,但他们无法打入边远地区的市场,因为他们延续了发达国家的卡车运输方式,而在非洲的边远地区,路况都很糟糕。于是可口可乐公司就帮助当地企业家建立小型配送中心,然后雇佣当地人通过踩单车,用手推车或独轮车到各地去推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也必须借助于当地人才,因为当地人知道怎样找到那些难以触及的地方,他们熟悉周围的人,知道什么可以激励人们做出改变。

  我们学习的第三部分是广告宣传。可口可乐广告的秘诀是什么?人们的渴望。相信你听过这样的信息:“使用安全套,免得艾滋病”,我认为在这样的宣传上我们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我们臆测人们需要某样东西,因此就不用引导他们去渴望这样东西,这种没有激发人渴望的宣传,效果一定不好。每年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相当一部分腹泻由露天排便引起。但我们发现如果只提供了马桶,人们不会去使用它,有人甚至用它储存粮食。如何提供一个好的宣传呢?北印度的一个州把马桶跟求婚联系在一起,它的广告是:“想恋爱,先有马桶。”这不是开玩笑,这是创新的广告活动。但更重要的是,它挽救了人的生命。

  如果公益组织可以从各行各业的创新者身上学习,幸福就将会像可口可乐一样随处可见。

  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及董事梅琳达·盖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