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中国式”尴尬
2010-09-18

慈善“中国式”尴尬

2010/9/17 来源: 红网

  距离9月29日比尔·盖茨、巴菲特的慈善晚宴中国行越来越近,一场关于慈善的讨论也越来越火

  “壹基金会中断吗?”“有可能。”“会有这么严重吗?”“有,你和我,我们都不能理解的严重性。”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日前回答央视记者的一席话,暴露了民间慈善光鲜亮丽背后的尴尬。

  距离9月29日比尔·盖茨、巴菲特的慈善晚宴中国行越来越近,一场关于慈善的讨论也越来越火,中国慈善到底该具备何种“中国特色”?民间慈善未来之路该往何方?

  财产捐给“谁”?

  尽管比尔·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负责人表示,盖茨、巴菲特在中国举办慈善晚宴不会劝捐,但美国富豪“裸捐”、“半裸捐”的豪情对中国富人阶层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9月9日,爱国者总裁冯军在微博上公开表态:“自愿在活着的时候,将个人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9月14日,周润发接收采访表示死后将捐出99%财产回馈社会,周润发说:“我什么都不想带走。”

  此起彼伏的响应迎来了许多喝彩,但也有人担心:他们要将财产捐给“谁”?换而言之,什么才算慈善组织?

  英国《2006年慈善法》第一章规定:任何民间组织,如果要成为慈善组织,必须达到两个标准。首先是事业标准,其次是公益性标准,两个标准缺一不可,其中民间慈善的事业性更为重要。所谓“事业性”, 据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解释,一个民间慈善基金会要有完备的企业组织架构,有明确的基金使用规定,有稳定的资金保证。

  比尔·盖茨基金会就是一家兼具事业标准和公益性标准的民间慈善组织。该基金会共有工作人员216人,包括儿童健康顾问、公众健康管理专家、律师、财务人员等。类似于这样的慈善基金会在美国有160万家。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登记注册的民间慈善组织不超过200家,且相当一部分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民间慈善组织。

  壹基金是“黑户”?

  9月12日晚,著名影星李连杰做客央视并首次对外坦言,壹基金计划可能面临中断。

  壹基金于2007年在北京启动,与中国红十字会签约3年。合同期里,作为民营基金的壹基金挂靠在有公募资格的中国红十字会名下,借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募捐,从事公募基金会的项目。

  尽管壹基金很有名,但李连杰坦言:“这孩子虽然还健健康康的,但它没有身份证,没上学,在月子里没事,可目前它就会被希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更加专业化、透明化发展的人质疑了。”

  中国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公募基金有权向公众募捐,而非公募基金无权向公众募捐。李连杰表示,壹基金虽然暂时能对外募款,但没有自己的独立账户和公章,只能使用中国红十字会的。所以壹基金潜力巨大的手机平台捐款,因为账户的不独立而在操作上存在重大的不便,无法实现李连杰最初设计的“每人每月最少捐1元,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的理念。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壹基金计划是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下面进行公募的专项基金,和中国红十字会的这种合作方式很独特。最大问题正如同李连杰提及的,身份不明不白。

  地方政府灵活突破

  9月13日,《湖南省募捐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提请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该条例草案一旦通过,将是国内首部对募捐行为作出规范的地方性法规。“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募捐立法的不足,而且可以为国家立法提供实践经验。”湖南省民政厅厅长余长明在会上进行草案说明时如是说。

  在《慈善法》立法工作仍在进行时,地方政府的尝试已经展开。湖南的募捐条例的突破之处就在于扩大了公募主体。除了重申红十字会、慈善会、公募基金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可以依法开展募捐,湖南规定,依法成立的公益性非营利单位及其他公益性社会团体,经民政部门许可,也可以在许可范围内开展募捐。

  湖南的灵活尝试或许可以帮助类似壹基金之类的民间慈善机构从“幕后”走向“台前”。但仅湖南一地的突破还不足以营造慈善事业“百花齐放”的局面。有专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与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实现更加有机的衔接;在民政系统内部如何落实这一许可事项;如何切实保障募捐的合法、合约和有效率地使用;如何与税收管理的一些措施配套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