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体设施不能重建轻管
2010-9-6 来源:农网快讯
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发现,少数村镇花费很大力气新建的农村公益文体设施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有的“农家书屋”请人代管或兼管,长期关门闭锁;有的健身器材刚修建时光鲜亮丽,没过多久就破损残缺,新建的篮球架因遭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有的文化活动室长期闲置,实际利用率不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妨究其原因:一是基层干部对管理的使用工作重视不够。二是聘用专人管护资金缺乏,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尤为突出。此外,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乡村留守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偏高,对一些公益文体设施无技术或无体力使用。农村公益文体设施的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基本素质。如何让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实事工程真正发挥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笔者建议:一是各级党政干部要重视农村公益文体设施管理和使用,彻底摒弃做摆设、撑门面、应付上级检查等飘浮做法;二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逐步动员社会各界捐助,确保管护所必要的资金;三要选择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担任农村公益文体设施的管理员,确保这些设施能完好维护和正常使用;四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农民群众真正充分分享到参与文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