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者是幸福的
2010-08-24

慈善者是幸福的

2010-08-24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

  徐园

  1

  一股慈善风从西边而来。

  身家530亿美元的美国首富盖茨,和手握460亿美元的“股神”巴菲特,近日联手发起“一半身家给你”的慈善宣言。

  这两个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一个承诺把大多数财富用于自己和妻子梅琳达创办的慈善基金会;一个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忙活大半辈子,只为自己留1%。

  不仅如此,他们还一个个给福布斯榜单上的人打了电话,劝他们加入自己的行列。据说,战果不菲,美国已有40位资产超过10亿的富翁或家庭承诺捐献过半财产。

  2

  另一股慈善风,因舟曲而起。

  此时,爱心和善款仍在源源流向千里之外的灾区。

  从汶川,到玉树,到舟曲,一幅幅相似,但又绝不相同的感人画面,在人们眼前、在他们心头闪过。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冒着39.5摄氏度的高温,在室外义卖图书,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送到了杭州市慈善总会。

  一位自称“老同志”的普通老人,拿着2000元善款赶到了嵊州市红十字基金会,从西南大旱、玉树地震,到南方洪涝,他已经来了3次。

  3

  慈善和财富有关吗?

  慈善需要财富。但不意味着,只是那些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顶尖富豪才可以搞慈善。慈善活动可以分大小,但慈善本身不分大小。

  在美国,只有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而85%的捐款来自民众,这些捐款占了老百姓平均收入的2%。慈善早就成为一种社会习惯。

  而在浙江民间,乡土社会的慈善种子,在温润的土壤中,已经萌发出一颗颗的嫩芽,正在茁壮生长。

  4

  经济学家正在努力研究慈善的运作规律。

  福利经济学指出,同一般商品一样,人们从一单位财富中所获得的满足感随着财富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样适用于财富。100元,对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普通人来说,意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慈善是财富的再分配。在某个时刻,有些人在努力做大蛋糕,而有些人则关心如何公平地分配它。

  慈善在一定程度上比政府“一刀切”式的征税更加灵活和柔韧。当慈善家把一部分财富转移给低收入阶层,对整个社会来说,全体人民的福利增加了。

  5

  人们从事慈善的动机并不相同。

  一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进行慈善捐助,是因为关心他人的福祉。另一种被称之为“温暖的光辉”。“温暖的光辉”型捐助者之所以向慈善机构捐款,是因为这样做能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不同的动机,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利他主义者是那些即便逃避捐款轻而易举还是甘愿掏腰包的人。

  不过无论动机如何,慈善遵循着双赢的规律。表面看来,它是一方施与一方接受的零和局面,实际上,却是你获得物质帮助我获得精神丰收的双赢。双赢还导致爱心的感染。

  给角落里的矢车菊更多阳光吧。当被救助的人有条件再去救助别人的时候,他一定会当仁不让。

  那些含辛茹苦的母亲会告诉你,“我不觉得母亲伟大,而觉得做母亲真享受。”其实慈善也是一个道理。去问问那些终生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他们一定是幸福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