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戍:让草根公益走出生存困境
时间:2010年08月03日 来源:公益时报
近日,一份题为《西安地区民间志愿者公益组织的情况分析报告》的帖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份报告的作者以局内人的身份道出了西安民间志愿者公益组织当下面临的严峻现状,如志愿者大量流失、公益活动锐减、资金严重匮乏、组织程度极低甚至纷纷解散等等。这份报告显然不是个案,折射出的是当下国内民间公益组织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
数以百万计的民间公益组织,推动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前进,但其个体却是力量分散、弱小的。在这一时刻,各地政府再不努力为他们提供方便,中国方兴未艾的民间公益事业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退步和挫折。从实际情形来讲,其实,公益组织要求政府做的并不多,笼统归纳起来也不过两点:一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公益组织服务机构,二是给公益组织独立的身份。
之所以需要服务机构,是因为公益是一个长久的事业,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持,仅靠个人无底洞式的投入和公益热情很难持久。公益事业的运作,还涉及到办公场地、志愿者培训、财务管理等种种复杂事务,公益组织自身由于人力物力和经验所限,很难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而各省拥有统一的公益组织服务中心,可以将公益组织纳入政府表彰序列,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将公益组织作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诸如办公场所、人员培训和财务监管方面的便利,对众多苦苦挣扎的民间公益组织来说也是雪中送炭。
建立服务机构解决的是眼前问题,给公益组织独立的身份,是让民间公益组织生存下去的根本所在。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民间公益组织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就等于缺少做公益的前提,身份上不确定,后续一切工作的效用都会大打折扣。从西安民间公益组织面临的困难看,由于公益组织身份注册上的限制,已经成为民间公益组织生存的致命威胁。
民间组织是社会的活力所在,民间公益组织的成熟壮大可以分担政府的一部分责任,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如果政府坚持现状长期不作为,最后加重的还是自己的负担。正因为此,浙江目前建立了统一的公益组织服务中心,广东在组织注册上也已放宽条件。所以,对于步伐比较缓慢的陕西而言,最急迫的任务,当然是要双管齐下,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