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兵:“野心勃勃”做慈善
2010-07-14

张德兵:“野心勃勃”做慈善

时间:2010年7月14日 来源:扬州晚报


扬州网讯 张德兵爱帮助人,没钱助人的时候,他不惜摆起地摊,做起零工。

  他有爱心,更有“野心”。张德兵做好事,不仅仅是一个人做,他和几位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扬州首支义工队伍“圆梦义工联盟”,并任队长。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推动社会的进步”。

  为残老洗澡1000多人次

  家住下铺街22号的一对老夫妻,无儿无女,老汉吕少庭的腰弯成一张弓,妻子李志扬因小儿麻痹症,长年卧床。

  自从5年前认识了这对老夫妻,张德兵就一直关心和帮助他们。逢年过节,他总要带些东西上门看望。只要一个电话,他都要想办法赶去。

  同为残疾老人,吕少庭、李志扬老夫妻俩要想洗澡,尤其不便。这5年多来,一直是张德兵和圆梦义工联盟一起帮助他们。

  张德兵他们帮助的老人还有很多。前几年,张德兵在晚报上看到常府社区一位孤寡老人冬天洗澡没人陪的消息后,就和义工联盟的几个人轮流去陪老人洗澡,直到老人去世。

  张德兵说,这些年来,他和圆梦义工联盟已经为不下1000人次的残老们洗过澡了。

  许多家浴室都不大愿意接纳残疾老人洗澡。虽然没有明说,但原因很简单,残疾老人洗澡,不怕滑倒就怕晕倒,不怕热着就怕冻着。

  去年冬天,他晚上上夜班,不敢合眼,下了班,就又赶去联系浴室。说好话,求情,始终找不到一家愿意接纳的浴室。两天两夜几乎没合眼,后来在上班途中,骑经廖家沟大桥时,他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好半天也没能爬起来。

  摆地摊资助6个“苦孩子”

  张德兵现在在杭集一企业从事安保工作。上班之余,他还经常出来摆摆地摊,主要卖晾衣架、木夹子之类的小物件,一个月下来有两三百元的收入。他为的是帮扶6个春蕾女童、希望工程贫困学子。

  别人以为这是他的“习惯”,将其称为“摆地摊的慈善家”。张德兵却坦诚相告:这其实是因为他当年下岗迫于生计不得不如此。

  2003年,他下岗了。家境本就不富裕的张德兵,生活立刻陷入窘境。而此时,他与几位好友一同发起的圆梦义工联盟刚成立一年时间。他不得不开始打起了零工,一边养家,一边助人。这期间,他修过自行车,卖过牙刷,也摆过地摊……以此勉强维持生活,直到2008年底,找到目前的这份安保工作。

  这段日子,他坚持每天省下1元钱,以保证每年给结对帮助的春蕾女童400元资助费用。他还由此获得灵感,因为义工队伍里的同志多不富裕,他便倡议大家每天都省下一元钱,成立爱心基金来助人。

  有了固定职业以后,他又结对资助了另外5名贫困学子。每年,他和队友们都要往社会福利院、阳光庇护中心等机构跑四五趟,每次去都会给孩子们带礼物。为了多一些“活动经费”,他便趁安保工作之余,再次摆起了地摊。 

  家人不理解,外人说怪话

  2003年,下岗后,他以打零工的方式勉强支撑着家庭和义工队,倍感艰辛。

  就这么坚持着,到了2007年。媒体的报道扩大了义工队伍的影响,想加入的人多了,做好事也更顺手了。与此同时,张德兵“成名”了。风言风语便随之而来。

  “有的说我爱出风头,有的说我动机不纯,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没人理解我。”事隔几年,张德兵说起当时的感受依然苦恼不已。

  他经常给帮扶对象买这买那,却很少给自己的女儿买礼物,总是冷落女儿。去年重阳节晚上,吕少庭老人打来电话,说家里电灯坏了,请他帮忙修理一下。当时爱人还没下班,家里晚饭也没做,但张德兵接到电话后,只好把上小学的女儿一个人丢在家,立即从城北家中赶往吕先生家,修好了灯。为此,女儿还曾在作文中“抱怨”过。

  家人的不理解,周遭的怪话,让张德兵倍感压力,并一度决定放弃。“后来,我是因为想到了‘圆梦’两个字,才决定继续坚持下来的。”此时,圆梦义工联盟已经走到了第5个年头。

  小时候总希望有人来帮助

  “圆梦义工联盟”的名字是张德兵和另外三位发起人一同商定的,这其中,既有他当初立下的誓言,也有他小时的一段辛酸记忆。

  张德兵现在的日子不富裕,小时候则更清苦。家中兄弟姐妹一共5人,却只有父亲上班拿工资。

  “有次想去瘦西湖玩,门票只要6毛钱,我都拿不出。”他说,“我时常在想,如果那时有人来帮我一把,那该多好?我不就能进去了吗?”

  这段年少时的经历给张德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那个总盼望着有人来帮自己一把,帮助自己圆梦的小男孩,也就此深深地长在了张德兵的心底。

  是他,让张德兵在有能力之后,总会想着去帮一把比自己还困难的人;是他,一直支持着张德兵20多年来,帮助了那么多人。

  要带动一批人来帮助人

  在圆梦义工联盟成立后的几年时间内,扬州市内目前已有了10余支义工队伍。

  张德兵学会同媒体打交道,也是希望能借助媒体的力量。他在帮助残老洗澡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浴室都不愿意接受,残疾人洗澡面临诸多难题。他便把问题反映给了本报,而后,一篇题为《残疾人想洗把澡,真难!》的报道刊登在了今年1月13日的扬州晚报上。

  市长谢正义对此高度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市沐浴协会的9家会员单位则为残疾人提供了免费的洗浴机会。现在,张德兵等人再带着残疾人去洗澡,也比以前顺利多了。

  他这么解释自己的想法:“我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以前,我就是凭一己之力在帮助别人。后来,我想到了成立义工联盟,有了一个固定的组织,还带动了一批人来帮助人。”

  记者 苏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