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05-01 11:23:28 来源: 西藏日报 杨正林
近日,笔者在拉萨市某小学校园内了解到这样一种现象,今天某学生买了一个新书包,第二天可能班里其他同学就会背上同一个款式的书包;今天某学生穿了一双新鞋,第二天可能班里其他同学也会穿上新鞋……比吃、比穿、比用,炫富露富,如今校园内的这股“攀比风”已经变得不得不让人警惕。
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如果让与学习无关的物质“攀比风”在校园刮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尤其对那些年龄尚小,认知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讲,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很容易在“攀比风”中迷失自己!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当警惕!
警惕校园“攀比风”,需要注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正确引导。青少年时期是人天真烂漫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不甘落伍、追求上进是孩子们的天性。这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还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有的孩子今天看到某同学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么,他就可能会以该同学为目标力争自己也能得表扬;明天看到另一个同学穿了件好看的新衣服,他同样可能会让家长也为其买上一件。这种“见异思迁”似的“不懈追求”是这个年龄段的共性与特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尤其要注重引导。笔者认为,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与孩子多多交流,从而能让孩子理解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与追求,将其精力引导到与同学“比学习”上去,让其从中懂得什么才是“真、善、美”,什么才是“假、丑、恶”,真正从思想上解开“疙瘩”,这样才能从心理的源头上制止孩子的物质“攀比风”!
“攀比风”劲吹,在当今社会并非个别学校所独有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值得深思!笔者认为,在物质生活上毫不节制的溺爱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小皇帝”、“小公主”的做派,不仅会使孩子丢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更会助长他们虚荣、攀比和贪图享乐的习气,形成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和错误的消费观。
如何“刹住”这股“攀比风”?笔者认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些成功“富过三代”的家族的教育方法。如德国最老的投资银行梅兹勒家族的秘诀就是:不把孩子关进“金鸟笼”。他们的孩子每天上地区最普通的学校,每天走路或者搭公车去上学,与所有同学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样的食物。世上最富有的“沃尔玛集团”的华顿家族,从来不给孩子零用钱,他的孩子很小就开始打工,在商店里擦地板,帮助修补仓库的货物,老华顿则根据一般的工人标准付给他们工资。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