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虎命”,谁之责?
2010-03-17

2010年03月17日00:1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沈阳市11只东北虎“非正常死亡”后,引起社会各界、舆论的普遍关注。

  东北虎既是全球濒危动物,更是人类的朋友。寄托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想象,承载着无数少年儿童的快乐与梦想,是美丽的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象征之一。沈阳一位小朋友看到老虎因营养不良死亡后,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把我的压岁钱拿出来买牛肉吧,我不让老虎死。”

  可以说,关注东北虎,就是关注人类自身。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生产活动的剧烈,百兽之王的东北虎,栖息之地越来越少,一部分走进动物园,被豢养着。可是,在沈阳,东北虎连这最后的“尊严”,也荡然无存,被活活折磨死。

  一位生物学家说,这是虐杀!是少数监管者和不法经营者良心的泯灭!

  11只东北虎被“草菅虎命”,谁之责?

  野生动物保护、监管部门责不可推。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珍稀动物成批死亡,非一日两日,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也得到及时报告,作为国家主管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却未能有效监管,及时阻止,可以说,东北虎在有关部门眼皮子底下丧生,监管部门责任不可推脱,也推脱不掉。

  经营者利欲熏心,良心泯灭。东北虎也好,丹顶鹤也好,众多的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经营者这里,只是一个赚钱的机器。一旦失去有效监管,旺季多挣点钱,淡季伸手给当地政府要点补贴,至于那些动物——死活似乎并不重要。

  法律漏洞,让不法者有恃无恐。在森林里,非法猎杀老虎,可以判刑,我国2004年修改通过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在动物园内,国家保护动物的福利待遇如何保障到位,如果被杀死怎样处理,却缺乏足够的法律震慑。对这种以近乎虐杀的方式,使老虎非正常死亡,从法律上却难以定罪。为野生动物的福利立法,迫在眉睫。

  盲目将公益事业推向市场,产业化、市场化,身为国家保护动物的东北虎、丹顶鹤等动物,首要角色成为不法商人赚钱的机器,再加上监管不力,悲惨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动物园的属性首先是公益性的:供大家休闲娱乐的场所,动物繁育、研究、保护,遗传基因库和物种庇护所,还起着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更主要的是还有公众教育科普功能,无数少年儿童,通过动物园的动物们,来认识熟悉我们这个星球丰富的物种。

  而民营企业,注定了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公益性和市场化的矛盾无法调和。正因为这样,我国绝大多数动物园,在经历改革初期民营化的阵痛后,都逐渐收归国有。

  11只东北虎以生命的消逝,警示着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公益事业若盲目推向市场,实行产业化,就像一个旱鸭子掉进大海,纵然初期会扑腾起浪花,最终会沉底,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