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看两会"角儿"们的表演
2010-03-12

2010年03月09日 08:56 来源:人民网

 

    “一年一次的大聚会大表演又开始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发言人赵启正在3月1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这句开场白,引来了满场的笑声。全国人大代表,2900多,全国政协委员,又是2000多,二者相加,有5000之众。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无疑中国两会的规模,也是世界第一。数千人同时亮相同一大舞台,想不引起全国、全球的关注都难。

    用“大表演”形容两会,是发言人的幽默,也是一种进步。这一进步,不光是指发言人,更是指广大参会的代表与委员。相比过去,近年来两会的民主气氛可谓越来越浓。代表、委员不再是“认真学习报告”、鼓掌表示拥护、表决一致通过,而是越来越“较真”地进行审议,越来越务实地参政议政,越来越审慎地行使投票权。正是因为更民主了,在大舞台上,才有了代表、委员们各具特色的表演。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来,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碰撞甚至激烈的交锋,围绕热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终以票决方式形成决议。这才是民主的常态。那种“看不惯”甚至严厉谴责代表、委员发表个性色彩鲜明意见的做法,其实是民主“非常态”下形成的偏见在作祟。

    今年的两会刚开几天,媒体对代表、委员“表演”的报道已是绚丽多彩。江苏、北京的开发商,为疯长的房地产继续高唱赞歌;山东药厂老总,认为“医改如果成功则是全民悲剧”;四川“熊猫妈妈”,呼吁进一步加强动物保护;南京从事环保产业的慈善大王,带着实物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上海农民工代表,表示“要抓住一切为农民工说话的机会,把农民工的心声带到两会或者有关部门”……尽管媒体、网民对这些“表演”的评价不一,对某些观点,表示质疑、反对、谴责的不少,有的甚至激愤地提出“应该剥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代言人的代表、委员资格”,但是笔者却要一视同仁,为所有的“表演”大声叫好、喝彩。现实的社会,早已改变了昔日的均贫状态,具有了鲜明的利益多元特色;5000多代表、委员,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业界、不同的阶层,可以说,带着不同的诉求而来,并且毫不保留地进行阐述,正是代表、委员尽职尽责的表现。

    支持代表、委员各抒己见,并不等于“一视同仁”地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比如,去年两会期间少数医药界委员“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的言论,就曾引起轩然大波,笔者也很不以为然,认为论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太偏、离民意太远。同样,对于今年某些代表、委员有关房价、医改的意见,笔者也不能苟同,但这与代表、委员的神圣发言、表达权,完全是两码事。观点有对错之分,如实表达观点的行为,却是绝对无可非议的,不仅不应也不能受到压制和指责,而且应该得到掌声。随着民主建设的推进,习惯两会上的不同声音,平静看待“角儿”们的不同表演,应该也必然成为一种民众的正常心态。

    当然,作为代表和委员,也不能百分百地站在自己所在的群体立场看问题,只知维护本群体的既得利益,因为他们头上毕竟还顶着“人民”二字,全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他们的立场,不应该与绝大多数民众的立场相对立,他们维护的利益,不能够以损害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为代价。(吴酩)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