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掏粪,该鼓掌吗
2010-03-12

2010-03-12 08:46:12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晨报(上海)

近日,济南某单位招聘了5名大学生掏粪工。据称,这5名学生是从391名应聘大学生中,经过严格考核选拔出来的,录取比例近80:1。对此,有人称赞说,这表明大学生就业转变观念,肯放下身段,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当掏粪工“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笔者认为,“大学生当掏粪工”非但不该鼓掌,还应该反思才对。

有句话叫“劳动不分贵贱”,但还有一句话叫“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4.2%,放眼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学毕业生还不是 “富余资源”。寒窗苦读十五六年,拥有了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大学毕业生理应找一份适合他们发挥才干的工作,而不是放弃专长,与低学历群体“抢饭碗”。如今,这5位大学生与上几辈掏粪工一样,肩挑粪桶走街串巷,笔者实在看不出,他们从事这份工作的优势何在,优质资源空放却是明摆着的。

一名女大学生掏粪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先生存,后发展”。这句话值得大家好好咀嚼。谁不想拥有一份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但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这些年,为顺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学连年扩招,但扩招多少人数,是重点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还是本科招生,显然缺少科学规划。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也没能很好对接社会需求,造成部分大学毕业生“滞销”。大学生竞聘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又饱含了多少无奈?

教育规划固然需要前瞻性,但也要充分考虑国情。按照我国目前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万个计算,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白领岗位仅占1/4左右,即250万个,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600多万。僧多粥少,必将导致许多大学生错位就业。如果不下决心改变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类似“大学生当掏粪工”的新闻,恐怕还会出现。

来源:网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