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人“因果报应”观念
2010-02-01

解读中国人“因果报应”观念

来源: 华夏经纬网  2010-02-01 10:23:18       

  中国历来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在古代社会中,除了偶然有一段时间皇帝特别尊崇佛教或道教之外,从没有出现过“政教合一”的情况。那么,古代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宗教观、信不信宗教呢?给人的感觉好像都不信,又好像都信。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世俗的力量特别强大。从一定程度上讲,世俗已经行使了宗教的作用,所以宗教就不发达了。早在春秋时,古人就认为天是通过君主来统治天下的。太阳里有黑子就暗示着君主出现了错误,皇帝就要穿上素净的衣服,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反思自己。如果出现了地震,那就更不得了,是上天来警告了。如果天文官没有提前预报日食,那是要被撤职的。出现日食表示皇帝被小人影响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和严光一起聊天,晚上就睡在一张床上,严光睡着了把腿搁在皇帝的肚皮上,结果天文官第二天就报告,昨夜有“客星犯御坐甚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政教合一”的表现,古代人们长期认为皇帝就是代表天的意志。

  现在,也有人认为儒教就是宗教,要恢复儒教的地位。我认为,儒教在古代确实具有准宗教的事实,但在中国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儒教,而是经过长期发展的儒、道、佛,甚至外来的宗教,逐步促使中国民间形成的一种观念,这就是“因果报应”――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种准宗教观念。这种观念和儒教一部分的理论是一致的。比如说,早期儒教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系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稳定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一些老百姓的观念中:今生的命不好,还有来世;今世做好事来世就好了;如果这个人很坏,恶有恶报,来世做牛做马。这样就获得了一种解脱。

  说中国没有宗教,或者说中国人不信宗教,我认为,这不是事实;但是说中国有完整的宗教体系,我认为也并非如此。中国人的“因果报应”观念,层次其实比宗教低,因为严格意义的宗教有完整的体系,所追求的除了物质之外还有精神,甚至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众生、世界。而中国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因果报应”观念,更多是追求物质或是自身,或是保佑子孙。比如说,子女要考取功名,到庙里烧香,如果考上了就还愿,如果考不上是不会去还愿的。这是很功利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